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性传播疾病新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尖锐湿疣 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新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而感染。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 诊断标准 2.1 接触史 有非婚性行为史或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2.2 临床表现 2.2.1症状和体征 2.2.1.1 本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潜伏期3周~8月,平均3月。 2.2.1.2 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包皮内侧、系带、尿道口、阴茎、大小阴唇、宫颈、阴道口、阴道、尿道、肛门及直肠。 2.2.1.3 初发为淡红色或褐色细小丘疹,逐渐增大增多,表面粗糙不平,呈乳头型、菜花型,少数呈巨大型尖锐湿疣,疣体呈白色、红色或污灰色. 2.2.1.4 一般无感觉,部分患者有异物感、痒感或压迫感。或因摩擦而破溃、浸渍、溃烂,女性可伴有阴道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 2.2.1.5 阴茎珍珠状丘疹、假性湿疣、扁平湿疣、鲍温样丘疹病、生殖器鳞状细胞癌. 2.2.2 醋酸白试验 用5%醋酸溶液涂抹皮损处,3min~5min后皮损表面变白. 2.3 组织病理检查 典型病理表现呈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钉突延长,假性上皮瘤样增长,棘细胞层有特征性的凹空细胞,该细胞核大小不一,核深染而固缩,核周围胞浆空泡化,真皮水肿,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 2.4 病例分类 2.4.1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2.1和2.2指标 2.4.2 确诊病例 除了具备2.1和2.2指标外,还具备2.3指标. 1.2.3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1.2.3.1原发皮损消退后,皮疹可反复发作。与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相比,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局部症状和皮损轻微,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少见,全身症状少见,病程短。 1.2.3.2 起皮疹前,局部有烧灼感、针刺感、蚁爬感等前驱症状。 1.2.3.3 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小水疱,破溃形成群集点状糜烂或点状浅溃疡,自觉症状较轻。 1.2.3.4 病程1-2周。 1.2.3.5 以往曾有过类似发作史。 临床表现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真正无症状或体征,但可排毒。 临床表现 ——不典型生殖器疱疹 不典型表现:裂隙、裂纹或细小线状溃疡、非特异性红斑、丘疹、毛囊炎、硬结或疖肿等。 临床表现 ——特殊类型生殖器疱疹 疱疹性宫颈炎:粘液脓性宫颈炎。 疱疹性直肠炎: 新生儿疱疹:局限型、中枢神经系统型、内脏型。 临床表现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横断性脊髓炎、骶神经根病。 播散性感染:播散性皮肤HSV感染、疱疹性脑膜炎、疱疹性肝炎、肺炎等。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细胞学检查(Tzanck涂片)以玻片在水疱或溃疡基底部作印片,瑞特染色或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到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 1.3.2病毒抗原检测 从皮损处取标本,以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试验(IFA)或ELISA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1.3.3病毒培养 从皮损处取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特征性病变. 2 诊断 2.1临床诊断病例:具备1.1和1.2指标. 2.2确诊病例:除了具备1.1和1.2指标外,还具备1.3指标中的任何一项. 鉴别诊断 主要与硬下疳、软下疳、白塞病、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3 处理原则 3.1 治疗原则 及时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控制疾病的传染和复发. 3.2 临床治愈标准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病毒性疾病.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完全消退,疼痛、感觉异常及淋巴结肿痛消失,即为临床治愈. 淋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诊断 淋 病 1 诊断依据 1.1流行病学史 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有淋病感染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淋球菌是一种G-双球菌,卵圆形或肾形,成对排列,其接触面平坦或稍凹,直径约0.6~0.8um,常存在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 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 对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传染途径 性交直接传染,少数为间接传染,尤其是幼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