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十一五h”农业生产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展望.docVIP

福贡县“十一五h”农业生产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展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貢縣“十一五”農業生產工作回顧及 “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以來,我縣的農業生產工作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多予、放活、少取”的工作方針,依靠科技進步,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農補貼政策,極大調動了廣大種糧農民的積極性,通過五年的不懈努力,我縣農業基礎不斷得以夯實,糧食產量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勢頭,有力促進了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協調地發展。現將有關情況作以下彙報: “十一五”期間我縣農業生產發展現狀 受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一直以來,我縣農業生產力水準十分落後,人地矛盾比較突出,農業經濟結構單一,糧食不能實現自給。“十一五”期間,隨著國家對農業生產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縣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工作思路,加大中央、省級支農惠農政策和各項補貼的落實力度,以科技培訓為手段,以良種良法為突破口,鼓勵引導群眾種植適銷對路特色經濟作物,大力開展新品種的引種試驗示範工作,抓示範、辦樣板、建基地、促增長,積極推廣水稻薄膜育秧,玉米地膜覆蓋,水稻規格化栽培,玉米規格化栽培,油菜打塘點播等農村實用技術和落實重大農業科技專案,加速了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進程。 截止2010年末,全縣累計完成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3萬畝,其中:糧豆完成73萬畝,經濟作物完成14萬畝;推廣良種面積43萬畝,良法面積60萬畝,良種推廣率達75%,科技覆蓋率達30%以上。全年糧食產量預計達31333噸,比上年增368噸,增長1.2%。其中:小春糧食產量1776噸,比上年減201噸,減幅11.3%;大春預計產量29412噸,比上年增493噸,增長1.7%,晚秋作物預計產量347噸。人均有糧預計達357公斤。 工作回顧 一、每年生產來臨之際,各級各部門統一思想,加強政策宣傳,制定生產措施,認真做好農用物資的提前就位供應和組織協調工作,縣財政將優先支援和保證農業生產資金的投入,農業科技工作者深入生產第一線,抓住節令,切實擔負起生產技術指導服務責任,嚴把種植品質關,組織抓好良種推廣和各項科技增產措施的落實。為發揮好科技創新樣板的示範帶動作用,各鄉(鎮)副科以上領導幹部和每名技術人員“定任務、定指標、定措施”,充分挖掘糧食生產潛力,促進糧食生產穩步發展。2006年至2010年,全縣累計完成玉米規格化條栽培21萬畝;水稻規格化條栽2.3萬畝;科技創新樣板3萬畝,其中:玉米2萬畝,水稻1萬畝;推廣玉米地膜栽培2萬畝。 二、針對我縣農業主推品種老化的問題,2007年以來完成了水稻新雜交組合宜香優99E-4、崗優118等14個新品種和玉米惠玉2號、液單10號、液單11號、誼玉2號等40個品種的引種試驗示範推廣工作。目前全縣玉米更換率達50%,水稻更換率達85%,江邊一線水稻品種替換已經完成,主要品種有崗優多系一號,汕優多系一號,718;半山粳稻有2個品種,玉米30個品種今年正在進行,其中:魯三3號,紮單202兩個品種性狀表現適應範圍較廣,江邊至高山一線都可種植,比一般常規品種增產5%以上,爭取再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完成農作物品種的替換工作。2010年生產中引進的優良品種主要有阿單11號、掖單12號、羅單3號、紮單202、羅單9號等高產適宜品種為主。推廣的新技術主要有育苗移栽,平衡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地膜覆蓋栽培,旱作立體栽培等為主。 三、科技培訓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糧食收成的重要技術環節,為了使更多的農民掌握和運用農村實用技術,我縣建立層層培訓體系,縣級負責培訓到鄉級,鄉級負責培訓到村,村級負責培訓到戶,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至2010年全縣累計培訓農村群眾人數達16萬人次以上,占農村人口數的183%。 四、近年來,國家、省級加大了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我縣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重點建設,科學發展的原則,工程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規程和施工品質標準,加強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特別是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的實施,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農業的發展後勁,為農業排灌,防災減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努力,全縣共計完成田間溝渠排灌溝渠111608米,新增農田灌溉面積20560畝,投入資金達1004萬元;坡改梯205畝,,投入資金13萬元;種植綠肥516畝,投入資金達9萬元;小改大46畝,投入資金達2.99萬元;田間作業便道604米,投入資金達6.04萬元。其中:2008年鞏固退耕還林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完成坡改梯建設50畝,完成計畫數的100%,;完成田間溝渠建設5962米,完成計畫數的100%;種植綠肥100畝,完成計畫數的100%。項目建設資金投入54.54萬元。專案實施地點分別上帕鎮片區的施底村委會、鹿馬登片區的布拉底村委會和巴甲朵村委會。地方政府債券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完成坡改梯建設135畝,完成計畫數的100%;完成小改大46畝,完成計畫數的1

文档评论(0)

simaq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