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触动 以理说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情触动 以理说服摘 要:批评是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事。在批评学生时很多教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声训斥、威胁,或者讽刺挖苦等。但是这样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反而暗示的、私下的,讲究方式方法的批评更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教育的目的。关键词:课堂批评;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57-02一、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存在的问题1、没弄清原因批评。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和学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和偶发的事件影响了正常的课堂和班级秩序,针对学生错误的行为,教师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时常未问清缘由,就盲目地指责。虽然一时平息下来,但是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大发雷霆地把学生批评了一通,结果学生说老师批评错人了。此时教师也会觉得很尴尬。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批评学生,和谐又从何而来呢?2、不分场合的批评。面对犯了错的学生,教师往往只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未顾及学生的自尊,当众批评学生。如两个同学因谁偷看了谁的日记而在上课时闹了矛盾,教师就在课堂上当众解决他们的事情,解决问题时不免会让这个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偷看别人的日记,看了什么。日记是一个人的隐私,另一名同学本不想让人知道,一个同学偷看他且生气,两人闹矛盾,另一名同学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了他看的内容,他会高兴吗?另外,明知是日记还去看,受批评的同学在其他学生的眼里会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批评对两名学生都没有什么好处,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而不能达到批评的效果。3、不分轻重的批评。学生犯错会有很多种,犯大错、犯小错,经常犯错的、偶尔犯错的,教师都用同样的力度批评或惩罚。犯大错的学生觉得批评轻了,小错的觉得重了。让学生觉得教师处理事情不够公正,进而使教师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针对性格内向的、性格开朗的学生批评时的语气没有变化。性格外向的学生能够接受教师此时的严厉,那内向的学生是否会觉得老师蛮横了一些呢?4、不注重效果的批评。在看到学生有了过错的时候,教师都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没有注重到批评教育后该生的不良行为是不是改正了。例如: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教师会对其进行说服或其他方式的教育,希望下次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此次教育之后,就不再过问该生的这种不良行为。这样的批评就是不重效果的批评。该生经过教师的一次教育就能改掉坏的习惯固然是好的,倘若不能呢?那第一次的教育岂不是徒劳?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忌讲气话。学生的思想或行为犯了错误,教师生气是难免的,此时,教师最好是放一放,使过激的情绪冷却一下,再对学生进行批评。否则,感情失控,往往会大发雷霆,图一时痛快而疾言斥责,冷静时的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便荡然无存,直到随意夸大或缩小,乱打棍子,全盘否定。这样的批评,不但收不到积极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极度反感,造成师生间不必要的对立。所有这些气话,如一枚毒针,极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学习和思想的进步都受重挫,阻碍了其正常的心理和才能的发展,也使得教育学生的任务归于失败。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个武器时,应忌用过火的语言。2、情理并重。人是有感情的,任何批评不用情感去润滑,只一味硬邦邦地讲理,学生往往能双入耳。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方能入心,只有情理并重的批评语言,才是苦口良药,学生才乐意接受。前面所述老师劝阻学生放飞“纸飞机”的故事就是极好的例证。俗话说:“硬攻不如软取”。这位老师的一番批评话语,是值得称道的,它不是西风凌厉、秋霜肃杀的禁令和训斥,而是风趣幽默,因势利导,促使学生自我否定,接受批评。3、巧用曲语。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后,不可一味地居高临下粗声大嗓地去责备、训斥,甚至处罚学生,尤其对有一定辨别力的高年级学生,批评时减少直言,善用曲语,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一位教师发现他的学生出现了“早恋”现象时,巧妙地避开这个容易使对方陷入难堪境地并极易引起对方警戒、对抗心理的问题,而向学生讲起了他家乡果园的事情。他说:“我们村周围有大片的果树园,寒往暑来,春华秋实。有一年秋末冬初,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有些就要落叶的果树枝上竟然又开出了一簇簇小小的果子。可惜没过了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果实也烂掉了。小时候我每每捧着这些可怜的小果子发呆。后来,我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是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今天,同学们中一些事情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同学们深有感触。早恋现象在这班消失了。这种批评,引而不发,曲语侧击,引导学生思考反省,进行自我教育。教师没有歧视、挖苦,没有乱扣帽子的压服方法逼迫学生就范,语句充满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