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中德育价值的思考与实践摘 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资源。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有爱国爱家、孝悌敬长、贵和尚美、追思怀远等情愫。弘扬和培育这些核心精神,要利用学校教育这一便利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把脉教科书、设计趣味赛、巧用班队会等途径,提升德育实效。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价值;内涵溯源;途径探究【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14-02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是祖先们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总结,是在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凝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资源。以这些传统节日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失为一条捷径,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作为德育工作者,洞悉传统节日的内涵,寻找发挥传统节日德育因子作用的合适途径,让其润泽学生的灵魂,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内涵溯源:“情”满节日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的史籍中就记载了除夕、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其中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道德伦理等也逐渐形成并完善。在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气节和教育资源,是扶正人们价值观念的好教材。溯源这些节日中的正能量,探析其中涵盖的“情”,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一)回溯爱国情爱国是一个国家人民最光荣的权利和义务。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写下了爱国的华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作为德育工作者,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愫,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能增强他们热爱民族的意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不同程度地传递出我们祖先的爱国情结。(二)上溯敬长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炎黄子孙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上溯文化的源头,我们不难在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中找到答案。重阳节历史由来已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流行于汉代、唐朝正式定为节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重阳节时,人们佩戴茱萸、登高望远,以抒秋怀。每到这一天,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搀扶老人,攀爬山峰,以祈求老人的健康与长寿。另外,到春节时,千里万里以外的人们,都会回家过年,履行孝亲敬长的义务。(三)漫溯尚美情在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里,有着浓厚的人情伦理意味,其中的诚信、友爱、和谐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贵和尚美的重要内容。所谓“尚”,就是崇尚、崇拜,所谓“美”,即美好,其中含有很多让人心仪的、温馨的祝福和祝愿,简而言之,“尚美”,就是崇尚美好的生活、品德等。传统佳节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屈指算来,悠悠四千载。每到春节,人们收拾庭院、预备新衣美食,张贴春联窗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诉求。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就涵盖了人们对未来深深的祈福之情。新春时节,拜年是最重要的习俗,在祝福的表达中,促进了友谊人情,消除了隔阂,所谓“一笑泯恩仇”,春节是最好的时机。(四)追溯怀远情近年来,国学之风的盛行,向我们道明了向远古的经典寻求道德精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怀远,来得尤为重要。传统节日文化中,有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活动。对古人的崇敬和祭拜,体现了人们礼敬祖先、敬畏生命、尊重往昔的可贵感情。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鲜明的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每到元日,舜帝就到祖庙祭祀祖先。由此可见,缅怀先人,是由来已久的事情。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佐证了唐代就有念祖扫墓的行为。追溯古人的祭奠、追思等一系列怀远行为,折射了后人的感恩和责任的意识。在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怀远,能够修身、正心,将美好的民风民德代代相传。二、途径探究:“行”之有效歌德曾经说过:“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该行动。”作为德育工作者,明白了传统节日中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应该以其为载体,采取合适的德育途径,弘扬和培育核心精神,让青少年接受这些传统文化光辉的沐浴。面对这些宝贵的资源,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充分发扬光大呢?笔者认为,应该聚焦现有资源,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取系列行动,提高德育实效性。(一)把脉教科书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教师的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教书过程中,将育人有机地渗透其中,也就是说,在学科教学中唤醒学生,让其获得积极的人生感悟,便可事半功倍。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有不少课文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渗透了重阳佳节的习俗,课文《春联》则介绍了春节的习俗之一――春联的情况,课文《但愿人长久》则记叙了苏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 货运保险与货损理赔通道整合2025年应用前景.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一章 飞机结构.pptx VIP
- 中医治疗“慢脾风”医案37例.doc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