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灵深处的印记刚刚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强烈共鸣,也引发了我对那个特殊年代普通农民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父老乡亲纯真情感的无限眷恋。父亲干过小队队长在我们那个人口不多的小村里,父亲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人物”了。他在大队干过民兵连长、治保主任,还干过西小队的队长呢。这个队长就是电视剧《老农民》里那个招呼着一个队里男女老少,到地里干农活的“牛大胆”角色。1961年,父亲在东北生活3个年头后,结束了他“工人老大哥”的生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山东夏津县韩庄村,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过上了安生日子。那年,在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历了土地改革,进入了互助合作的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的人民公社。我们村就是人民公社所辖的一个生产大队,而父母亲所在的西队就是一个小队了。那个时候的西队也就是二三十户人家,百十口人,同在一个锅里抡马勺。小队没有队部,开会一般都是在队长或者是小队会计家,就看谁家的住房比较宽敞了。全小队大家干一样的活,吃一样的粮,拿同等分值的工分,看上去像一大家子,没有太悬殊的差别。差别主要差在有的家劳(动)力多,工分挣得多,有的家孩子多,口粮不够。但秋后分配粮食的时候,都是按“人七劳三”的比例原则实施。也就是说谁家人口多,分的粮食相对就多,人口少的人家,就是多挣了工分,也仅仅是在那“劳三”里沾点小光。理由嘛,也很简单,人多吃得多,总不能叫人家饿肚子吧?要不,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啊?一句话,反正最终是大家伙一块儿穷,穷大家。父亲1962年当上大队民兵连长后,有一段时间兼任西队的队长。父亲的职责是领着社员到地里干活。那时候我还小,但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都起得很早,站在村大街西半部靠中间位置的地方,高嗓门地喊着:“起来了,下地干活了。”然后再根据地里的情况告诉人们今天干什么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这个时候,听到喊声的社员都会陆续来到大街上集合,等人到的差不多了,就一块儿有说有笑地到地里去干活。早晨一般都是男劳力,整天整晌的时候,男女劳力一块儿下地。一般情况下,重一点的体力活都包给了男劳力,轻一点的也就自然落到了女劳力的身上。有时候女同志要比男同志收工早一点,因为她们还另有任务――回家做饭,这就是实事求是。生产队的章程还是老章程,一块儿出工一块儿收工。在生产队里干活比较快乐,有说有笑。快乐就快乐在心里没负担,干好干赖挣了工分就行,庄稼长得好不好,收割的时候是否多打粮,跟自己无关。因此,收拾自留地跟绣花一般,但在生产队时男女老少又是起五更又是挑灯夜干,累个贼死,那点活却总也干不完。进入冬天以后,村里18―45岁的青壮年最打怵的就是“上河”了。父亲曾回忆说,他第一次挖河是1958年的秋后,刚刚入大社,韩庄和孔庄是一个大社。他那年挖的是西边的运河,是孔庄的孔凡厚带队的。那一次干了80多天,接着又上了珠泉屯。干活的时候天很冷,越冷越干,有的人都把腿冻坏了。大伙儿都推着小独轮车,把两边的筐里都培上尖尖的土,往河堤上推,那个时候都是人工挖。每年一到砍棉花柴的时候就开始干。在河堤上一天供应二斤四两玉米面,根本吃不饱。上级有检查的,还经常进行评比,干得快的就插上红旗,落后的就给插上白旗,大伙都比着干,就怕落在人家后头。父亲是队长,自然就成了挖河民工的“工头”。父亲说:“咱这村小,年轻的少,所以完成任务很困难。再说,时间长了,这事那事的,处理起来挺费心的。”过年的时候,我曾邀请村里比较熟悉父亲的几个兄弟爷们,在一块儿座谈了解父亲的情况。韩美远回忆说:“那个时候挖河,我经常跟柱叔在一块儿。柱叔这个人协调能力特别强,与上头领工、监工的关系挺好,还有我们住在人家那里的房东关系处理得也不错。”父亲这个“工头”干得时间还挺长,大约有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父亲超过了挖河规定的年龄后,这个“工头”才算是熬到了头。退居二线后小队长也就不干了,但还担任着大队民兵连长,又干了三五年时间就主动提出来把这一“差使”交给年轻人,自己当起了“顾问”。曾经的“投机倒把”当看到《老农民》剧中“牛大胆”办庙会、卖烟叶受到“革委会”领导批评的情节时,便又想起我父亲曾经“投机倒把”的事。父亲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打小经历了战争乱世和灾害荒年。他们那一代人有了太多的磨难,心灵上有太多的痛楚。人民公社的特定时期,社员们只能老实巴交地整天干着生产队里的活,地里收多少,家里分多少,嘴里吃多少,谁要是敢“开小差”干点其它的事,那就是“投机倒把”,这可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一旦被抓了现行,脖子上定会被挂上“投机倒把”的牌子,当成“反面典型”游街示众。所以,尽管肚子经常饿得“咕噜……咕噜”叫,而一般人也是不敢轻易“炸毛”的。人要是被“逼”到一定份上,就会做出“冒险”的事来。父亲是个自尊心强、特要面子的人。所以,我一直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