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作者作品常识 孟子语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课文解析(1) 课文解析(2) 课文解析(3) 课文解析(4) 分析——本文如何展开论述的? 分析——本文如何展开论述的? 归纳总结 补充:有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据 习题 习题 谢谢观赏 张晨 * * * (教材考试手册要求:背诵全文)本文选自《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孔子合称“孔孟”,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提倡“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了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非常值得肯定。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舜发1于2畎亩3之中,傅说举4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是从田野里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仲是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并被任用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滨被选拔出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出来并且被任用的。故5天将降6大任7于8是人也,必先苦9其心志,劳10其筋骨,饿11其体肤,空12乏13其身,行拂14乱15其所为,所以16动17心忍18性,曾19益20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的使命给这些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身体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行为颠倒错乱,用这些来使他内心震撼,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人恒21过,然后22能改;困于心,衡23于虑,而后作24;征25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6。入则无法家27拂28士,出则无敌国29外患30者,国恒亡。人常常发生过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感到困惑,思虑阻塞,这样以后才能奋发;心事显露在神色上,表现在声音中,这样以后才能被人知晓。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臣,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部的侵扰,国家常常走向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31,而死于安乐32也。这样以后知道人或国都是在忧虑祸患中生存发展,在安逸享乐中走向灭亡。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六个身份低微的人最后被重任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才需要在忧患中磨砺和造就的道理。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人处困境才能激发斗志,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就容易走向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第一部分 第一层:列举6个名人事迹 第二层:从上述事实归纳作者观点 第二部分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砺的益处 第三部分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英雄多磨砺,从来纨绔无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你认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吗?试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例,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勾践卧薪尝胆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贝多芬:双耳失聪,写下《欢乐颂》等广为流传的曲子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再加热,结果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