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2012年度每-排版格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4.19《治学需要悟性》 △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时候,解决问题仅仅需要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悟性与创造性。具有问题意识,注重细心观察,善于见微知著,是一种重要的悟性。这种悟性有利于提交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2012.5.3 △晚唐诗人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012.5.9《曾国藩用人智慧全鉴》 △ 在中国这种人治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里,任何政策在某些人那里,它是一个底线,不可逾越,但是在另外一些人那里,它就可能会跨过去。P6 △《吕氏春秋》中有《论人》一篇,当时称为“八观法”,就是从八个方面观察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能不能做大事情,能不能有担当。“通则观其所礼”是指一个人在命运通达的时候,礼遇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成为他的门上贵客,每天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贵则观其所进”是指一个人在低位高的时候,能够提拔、栽培更多人的时候,提拔的是什么样的人。“富则观其所养”,是指当一个人富有的时候,他是否有周济穷人的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的儒家博爱情怀。“听则观其所行”,就像孔子所讲的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是讲一个人言行是否如一,是否能够说到做到。“止则观其所好”,这句话尤为重要,是指在没有人监督你的时候,能不能够把持住自己,约束自己的身心。“习则观其所言”,指一个人学习的时候是否有自己的心得、体悟,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独特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穷则观其所不受”,指一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是否做那些不之事,攫取不义之财。“贱则观其所不为”,低位低贱的时候,是否做了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P13 △曾国藩在总督衙署设置了一个箱子,专门接受各方人士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晚上定时开视,有可采纳的,立即施行。P15 △曾国藩概括自己从鉴识、培养、网罗到使用人才的过程:“广收”,网罗人才的范围一定要广,而且选拔人才还要诚。“慎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谨慎地使用人才。“勤教”,对人才要经常地进行教导、培育、栽培。“严绳”,用严明的制度、纪律、规律,以及奖惩的各种办法来使一个人才更加符合用人者的要求。P21 △当曾国藩看到太平天国所到之处,老百姓纷纷加入太平军,甚至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便意识到社会出了问题。 在曾国藩看来,这个根源就是社会没有了是非,没有一个界限,所以世风日下,黑白颠倒了。他设置忠义局,专门采访跟太平天国作战而死去的人,死去的事迹,以重视气节、扶持名教、维护风化为使命,让清廷奖赏那些在同太平天国的战争中阵亡的人,以形成一种风气,来扭转人心所向。P23 △“言伤易者”,指说话大言不惭。“后难渡”指把什么事情都看得非常简单,天大的事情在他那里都是小事一桩。这样的人做事靠不住。曾国藩经常讲,这种好大言而胸无实际的人最易坏事。P42 △曾国藩认为:人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那些领时代潮流的风云人物,哪怕他们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但一生所为,也只能办一两件对时代有重大影响,让后人记得住的事。在这样的思考下,他特别强调“成大事者,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即,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找那些能帮助、辅佐你的人。P53 △曾国藩的用人理念,最可贵的莫过于“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曾国藩的幕僚说:在军营里,每每听到曾国藩谈到收复安庆的事,他总是归功于胡林翼的筹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谈到后来攻下金陵,则又归功于各位将领,而没有一句话提及他的弟弟曾国荃;谈到僧格林沁进攻捻军的时候,赞扬他能吃苦耐劳,说自己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二;谈到李鸿章、左宗棠时,称他们是一代名流,还说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莫及,这从他的奏折和信函中都能看出来。P57 △蒋介石特别讲到,如果单独把湘军中每一个领袖人物拿出来,与太平天国那些领袖进行比较,一点也不突出,但为什么曾国藩他们最后把太平天国打败了呢?他认为主要是因为曾国藩的用人理念:“能够自立,不但自己立得住,也让别人立得住,不但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仅此一点就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了。”所以他提倡黄埔军校的所有人,都要学习这一点。P58 △曾国藩强调,才干从历练而出,凡是真正有才能的人,都要经过磨砺、磨炼、磨难,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才能最终脱颖而出。……碰到大事、难事时,看他的担当;遇到逆境、顺境,看他的胸襟;临喜、临怒时的时候,看他的涵养;群行、群止的时候,看他的见识。P61 △人才的一般标准有四:一是有操守。要清廉;有节操,有节气,有一种临事不惧、临难不苟的胸怀和修养。下属获得上司偶然青睐,但操守有问题, 是不能持久,手下的人也不会真心佩服你。即使你的权势可以压他一级,但他心中不会服你,所以曾国藩特别强调,做领导要有操守。二是没有官气。一个人无论发展

文档评论(0)

wenku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