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年守护:“微活动”助力“真作文”一、缘起“微时代”悄然来临,倍受欢迎。这个世界“微”风一片:微博、微电影、微随笔、微日记、微课……写作能力是语文的核心能力,针对作文教学处于的“高耗低效”的无奈状态,我们开展了“微活动”情境化作文教学的“草根”系列研究。我们期冀,借这股“微风”,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在不知不觉之中叩开儿童表达的天赋之门。二、“微活动”的内涵所谓“微活动”,强调一个“微”字,即通过设计一个个小小的、有益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动眼、动手、动口、动心,让学生们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以游戏的心态、愉悦的情态真正参与到作文活动中,从而写出有情有味的作文。“微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操作性“微活动”强调的是活动的小,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次短短的观察,一段简短的对话都有可能成为一次活动,成为学生的作文素材。因为“微小”,所以“微活动”更易“操作”。2.地气性“微活动”一般就在学生身边。小鸟飞进教室,逗留的一段时间里发生的小故事有可能被老师信手拈来;气球吹吹吹,普通的比赛也可能大放异彩。因为“微小”,所以“微活动”更接“地气”。3.迷你性“微活动”更多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来设置。“一次特殊的考试”“舌尖上的挑战”“纸牌叠叠高”“精彩达人秀”“我是小小魔术师”等活动,教室里就可以进行。因为“微小”,所以“微活动”更加“迷你”。三、“微活动”助力“真作文”策略研究1.“微活动”重在捕捉“微立意”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希望学生站得高,写得远,最好能写出人物的大品质、大精神。学生无法“踮脚”去写,所以往往无病呻吟,写不出“真作文”。我们可引导学生从“微”中入手,从“微”中立意,记录点点滴滴,学会更细致、更动情地表达。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爱身边的人,王红老师开展了“大声说出我爱你”微作文活动,让学生把点滴小事写成一篇作文,学生写得情深意切。沈佳怡同学是这样写的:突然,一个佝偻的背影闯进了我的眼帘――是奶奶!我赶忙背上书包,径自奔向雨中。奶奶一路小跑才追上我,然后撑开那把略小的伞,欲言又止。我只好放慢脚步和她并肩走在泥泞的小路上,雨大得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和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那微滑的路上,我鼻子一酸,假装去看路边的风景。人生只有一次,别再留下什么遗憾了。我们爱的人终将会老,趁他们还在,请大声地告诉他们:我爱你!这段习作写的是一件平常细小的事,没有立意深远的说教,却写得那样细腻,那样富有情味。2.“微活动”提倡书写“微见闻”有些教师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得越长越好,把所见所闻详细地写下来。我们会发现,学生边写作文边数字数,这是作文教学的失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写下微见闻,让作文更灵动。例如,储慧老师布置学生开展“我的家乡”微活动调查,申浩同学写下了他的见闻:傍晚时分,平静的海滩变得格外热闹起来,马达的喧闹声,欢快的歌声,那是出海打鱼的人们归来了。他们满载着胜利的果实,怀着喜悦的心情,驾驶着他们的渔船靠港了。船舱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鱼儿,有带鱼、黄鱼、海鳗,更多的是叫不上名字大大小小的鱼儿。男人们一筐筐地把鱼儿抬上了岸,女人们低头专注地分拣着鱼儿,脸上漾满了甜美的笑容。这些鱼儿经过专业的处理后,将带着家乡人民的希望,远销大江南北。这样的微见闻,为学生以后的习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让人越读越爱。3.“微活动”侧重指向“微描写”微描写就是通过细致的描写,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心理,也可以是动作、语言等,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孙启春老师在班级开展了“采蜜本‘选秀’”活动,陈菁同学写下了“微作文”,描写可谓细致入微:我一直紧紧地盯着四个总评委,生怕我的“采蜜本”淘汰掉。我的心里就像装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一样七上八下的。徐小曼一会儿拿起,一会儿放下,一会儿又拿起,一会儿又放下。她的这些动作让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整只手都在流汗。再回头看看丁唐婧,她的手握紧桌边,一刻也不愿意错过,紧盯着自己的本子,头伸得似乎比长颈鹿还长,比我还紧张。描写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微描写的训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描写,在平常的习作中渐渐地爱上描写,爱上作文。4.“微活动”鼓励记录“微感受”触动学生心灵的感受需要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有让学生们置身其中,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他们才会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微感受”,才会写下属于自己的“真作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鼓励就好似甘泉,让学生越发有劲头。我们要善于设置“微活动”鼓励学生记录“微感受”。例如,在布置各个家庭开展IQ赛后,丁丽娟老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钱相宇同学是这样写的:最后一盘决胜局了。我和妈妈都屏住呼吸,等待发问。用个刚刚学过的歇后语,就是“搭在弦上的箭――一触即发”。“最后一题,听好了!永远不能做饭的锅是什么锅?”妈妈陷入沉思,我却信心十足,因为这道题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