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鲜活的人物走入课堂{关键词]演近代经济,教学,人物[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15-042014年3月,我有幸在烟台一中参加“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本人执教的《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获一等奖。根据李惠军老师的建议,在此我将这节课呈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此课属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讲述在西方冲击和民族危亡加深背景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裂变与步履维艰。备课中最困扰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一系列抽象的经济数据中感知经济结构的变动,折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曲折与艰难。其次,历史是由人书写的,人物是舞台的主要演员。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人物是时势的亲历、见证者,本身推动着近代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有事有人、有血有肉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将历史人物渗透于教学当中并不与学科的真实性、科学性矛盾?如何在叙述历史人物中围绕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何在人、事、理的叙说与思考中聚焦一个灵魂――“阵痛中的渐变”?这是我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我记住烟台这座城市还是从初中历史课的《烟台条约》中,然而让我对她产生遐想的是这里弥漫着苹果的甘甜和张裕的醇香。前两天,一位老师送我一张背景为烟台张裕博物馆的明信片。1892年,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的“张裕酿酒公司”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张裕的4款产品全部荣获金奖,被誉为“东方波尔多”的烟台至此闻名遐迩。张弼士、烟台、张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设计意图:以在烟台创业的实业家和企业为切入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发学生的乡土自豪和认同感,激起探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兴趣。1.大碰撞下的结构性颤动曾几何时,中国是世界文明的执牛耳者,中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中国的古代经济从类型上看,属于农耕社会;从属性上看,属于自然经济;从形态上看,属于小农经济。有道是“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明清时期,中国所创造的GDP相当于全世界的1/4,比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高得多。英国人安格斯?麦迪森在他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发出了这样的感慨:1820年,中国3.8亿人口,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1820年,当时西方最发达的英国位居世界经济总量的第四。可悲的是,仅仅20年后,文明古国和被称为蛮夷的英国发生了一场异质文明之间的碰撞。坚船利炮将我们的文明轰裂了。落后就要挨打吗?我们并不落后,但还是失败了。什么原因导致了千年帝国惨败于英国?设计意图:精炼概括古代中国的经济特征;借安格斯?麦迪森的材料提炼战前中西的经济地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从经济结构角度探讨这一结果的成因。顺势引出大碰撞下的结构性颤动。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得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外资企业雇佣华人做工,产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通商口岸还出现了第一批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贸易活动的买办阶层。这些新阶层的出现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嬗变的一部分。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是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结果。提醒学生注意在这种经济结构颤动的背后酝酿了新的历史人群,影响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裂变。2.大变局下的练兵制器相传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长江边上忽然看见两艘洋船疾驰而来,震惊下勒马回营,竟中途吐血,几从马上跌下。同学们想想,一个清朝大员居然被两艘军舰吓得魂飞魄散,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一则故事感受其传递的历史信息,理解在大变局下清政府必须有所行动以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正是在千年未有之变局,未有之强敌下,以练兵制器为核心的洋务运动悄然兴起。提起洋务我们不能忘记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等时代巨擘。这里我们将从李鸿章30年洋务人生透析出的命运与国运,探讨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今天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馆里,静静躺着一份149年前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和同治帝的奏折。在这个博物馆里最古老的文物上至今仍清晰可见“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的字样。正是在这样的宗旨下,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诞生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也是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创造出许多“中国第一”:中国第一艘新式轮船、第一架钢制火炮、第一炉钢水、第一磅无烟火药。它对于清朝的军事力量以及重工业生产都有提升作用。然而不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例如产品性能不佳,据说连淮军都拒绝使用;再如生产成本高于直接购买,每支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