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镜头语言解读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docVIP

运用镜头语言解读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镜头语言解读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内容摘要:电影镜头通过画面传递信息,这些画面构成了镜头语言。镜头语言也可以完成叙事、表达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镜头语言和文字一样是一种符号化的信息系统。用阅读电影的方式来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用镜头语言的方式、思维解读文学作品也会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新思路。关健词:镜头语言 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平行蒙太奇。一般是以不同时空并列发生的两条或以上情节线展开,它便于处理情节,节省篇幅,加强节奏感。平行式蒙太奇在文学中相对应的名词叫平行式结构,两者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上几乎没有区别。比如《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将蜀将黄忠不服老与吴将陆逊不服少一起叙述。在现代小说中,如《子夜》,使用平行蒙太奇描绘了:资本家家中穷奢极侈的装潢、纸醉金迷的夜总会与工人居住的极其肮脏破败的棚屋区;资本家一掷千金、花天酒地的豪奢和工人饥饱都是奢求的凄凉境地;资本家阶层生活的百无聊赖和工人日复一日无休止的工作。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平行蒙太奇叙述的部分,再打乱原本的文字顺序,将其中鲜明对比的文字如同镜头一样重新组接,产生直观的对比冲击,相信对于学生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交叉蒙太奇。是将同一时间不同区域发生两条或多条情节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一条线索。这种蒙太奇在现当代的小说中使用最广,比较典型的依然是矛盾的《子夜》,这部作品描数条线索,辐射了从农村到城市,精英到底层各个阶层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文本的视角特点选择不同的解读方式,如从对话中提取信息推断故事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主旨,又比如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不同的线索及其使用的不同视角,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视角分别进行描述,最后将这些描述出来的画面对比,对于文章内涵就能一目了然。重复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就是反复出现同一个或同一组镜头。其作用与文学中复叙、重复手法类似,一般都是将有寓意的部分突出描写,用来细致刻画人物或点明主题。比如在《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就被反复描画,如果仅把文中祥林嫂的眼睛前后的变化单独拿出来剪辑成一组镜头,那么,在没有其他情节的提示下,我们也一样可以看出她悲惨的一生。《道士塔》反复提到了王道士呆滞、迷惑、木然的眼神;《红楼梦》中黛玉反复蹙起的眉毛;《孔乙己》中每次孔乙己到店里发出的笑声。在教学中的使用主要在抓住被重复描摹的对象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甚至表演出这些重复镜头,在自己动手或者表演的时候反复揣摩文中刻画的形象及其背后深刻的意蕴。强烈的情绪。心理蒙太奇。这种类型的蒙太奇是电影中心理描写的方式,这些画面通常只是一些片段,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不连续性,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可以打破逻辑,接近于意识流,普遍存在于所有抒情文学形式中。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从“镜湖”飞跃到“剡溪”,又从“青云梯”一下子跨到“半壁”,这种变化显然不符合物理空间变化的特点,空间变化如梦境般随意更改。将这种蒙太奇解读文本放在阅读教学中,最主要是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这些时间、空间上的跳跃、不合逻辑之处,从这里入手,解释这些看似凌乱的画面实则是以作者情感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进而达到体悟作者所抒之情的教学目的。隐喻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将经过筛选的镜头巧妙组织,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微妙隐喻的效果,起着加深作品寓意的作用。比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以一沟死水的画面隐喻着当时看似没有希望的祖国。《荷塘月色》一文看似处处在表现景,实则一处处景色都是一幕幕隐喻蒙太奇,在传达作者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使用隐喻蒙太奇,主要是分析画面中之间的联系,抽丝剥茧般把不同画面中的景、物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一一对应起来,这个分析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水平的过程。这些粗浅的解读以期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新的思路。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篇文学作品中也可能包含不同的蒙太奇类型,在阅读教学使用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合理选取。参考文献[1]马军.镜头与镜头语言[J].新闻窗,2010(6).[2]朱绍禹.语文课同其他学科的关系[J].学科教育研究,1999(11).(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4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