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欣讲堂-不良反应可控可处理-notes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派罗欣的各种常见不良反应均可得到有效处理。 派罗欣治疗最常见的流感样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主要出现在治疗初期,持续时间较短,可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患者在派罗欣治疗期间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可服用解热镇痛药。 * 治疗过程中ALT升高并伴有HBV DNA降低,是派罗欣调动机体免疫的结果,常常伴随着病毒大量清除。ALT升高大多表现为一过性,在治疗中即使ALT10×ULN,只要没有出现胆红素升高可以在严密监测下继续治疗。如在减低剂量后ALT仍有进行性和与临床相关的升高或伴胆红素升高则应停药,ALT复常后可恢复常规治疗。 ALT 一过性升高在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较常见,峰值可超过正常上限的十倍;IFN增加T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ALT升高通常发生在IFN治疗的第2-3个月,能先于HBeAg血清学转换;回顾性分析证实:治疗早期出现ALT升高者的病毒学应答率更高。因此,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ALT升高时应该鼓励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因为这是治疗有效的指征. * 实际上,ALT升高很少影响派罗欣的治疗。Ⅲ期临床研究显示, ALT 5–10 x ULN: HBeAg阳性患者 25%, HBeAg阴性患者 27%;ALT 10 x ULN: HBeAg阳性患者 12% , HBeAg阴性患者 18% 。但是研究中只有约10% 的患者因ALT升高调整剂量,仅1% 的患者因该原因退出研究。 * 派罗欣治疗期间的血象异常主要表现为:一过性骨髓抑制,外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外周血WBC总数≤1.5×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75×109/L或PLT计数≤50×109/L,应下调剂量至135μg继续治疗;外周血 WBC总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或PLT计数≤25×109/L,应暂停使用1次,1周后复查。指标回升后可恢复常规剂量治疗或从小剂量 开始治疗。中性粒细胞或PLT计数下降明显患者可试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症治疗。 * 甲状腺功能异常在派罗欣治疗中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Grave病。 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包括: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或甲状腺自身抗体等相关指标(TSH、FT3、FT4、TgAb、TPOAb)及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症状;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在甲状腺素治疗同时继续干扰素治疗;对于Grave病轻症患者可在抗甲状腺素治疗同时继续干扰素治疗。 * 派罗欣应用中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因此治疗中要高度关注干扰素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精神异常。对于出现轻度抑郁患者,可适当对症处理;对症状明显患者应会同精神科医生共同诊治;对严重精神异常患者应及时中断干扰素治疗。 综上所述,派罗欣不良反应明确,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患者接受派罗欣治疗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派罗欣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流感样症状,需调整用量的不良反应包括ALT升高、血象异常等。派罗欣的各种不良反应可控可处理,不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 派罗欣不良反应可控可处理 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问题 患者用药依从性 下降 社会歧视 治疗 费用高 疾病教育不足 认为无药可治 缺乏疾病病程的认知 药物 不良反应 积极处理不良反应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障疗效 治疗前的病人教育 肝病的进程和治疗的目标 合适的病人和药物选择 治疗的费用 处理不良反应,提高顺应性 医护人员主动严密检测和处理病人不良反应 病人的定期随访和监测 派罗欣不良反应明确 1. Lau et al. N Eng J Med 2005; 2. Marcellin et al. N Eng J Med 2004 派罗欣Ⅲ期临床研究 需调整剂量的原因 % HBeAg阳性 CHB1 需进行调整剂量的原因: 不良反应 实验室异常 ALT 异常 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7% 37% 12% 22% 9% HBeAg阴性 CHB2 需进行剂量调整的原因: 不良反应 实验室异常 ALT 异常 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7% 37% 8% 17% 19% 需要剂量调整的不良反应少 派罗欣Ⅲ期临床研究 1. Lau et al. N Eng J Med 2005; 2. Marcellin et al. N Eng J Med 2004 因安全性问题需停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少 停药原因 派罗欣+安慰剂 (271例) 拉米夫定 (272例) 安全性原因 8(3%) 2(1%) 非安全性原因 9(3%) 12(4%) 合计 17(6%) 14(5%) 派罗欣Ⅲ期临床研究 Lau et al. N Eng J Med 2005 N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