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没有私敌的元帅.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没有私敌的元帅   “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农家翁”,是许多人对朱德的评价,本应威严赫赫的一代军神,却仿若四川乡间的年长农夫,一副慈眉善目。   甚至朱德的反对者,也拿他的与世无争说事。林彪曾批朱德:“作为总司令,一次胜仗没打过。”   林彪的话虽是别有用心的污蔑,但无意间却给人一种印象,朱德人缘好、资历老,军事才能却一般。在猛将如云的中共军队中,朱德的确很少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不像彭德怀的横刀立马,刘伯承的千里挺进,粟裕在万军之中取中将首级,林彪决胜辽沈、平津,使百万蒋军灰飞烟灭。   然而以此质疑朱德的军事才干与政治谋略,实在是天大的误解。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顾问、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巡视员姚建平告诉廉政?t望记者,朱德的军事才能,更多体现在一种宏观的层面。而他能在变幻无常的政治风云中屹立不倒,更不是一句“老好人”就能解释的。   选将之帅   朱德与林彪的关系,常令外人一头雾水。文革中,林彪在公开场合批朱德很凶,但在私下却是毕恭毕敬。朱德的女儿朱敏曾回忆,文革中林彪曾多次上门拜访朱德,态度很谦逊。在北戴河度假时,有一次朱德出去散步,偶遇林彪、叶群夫妇,林彪、叶群老远就跟朱德挥手,走近时点头弯腰,一口一个老总。对于素来孤傲且正处个人权力巅峰的副统帅林彪来说,如此谦卑的待人接物实属难得。   翻开历史便知道,林彪对朱德的尊敬其来有自。1928年,当时林彪还是一个连长,跟随朱德转战湘南。在一次护送物资的战斗中,林彪吃了败仗。朱德质问道:“你护送的物资呢?你带的部队呢?你在黄埔军校学的本领呢?”   林彪羞愧难当,先是一言不发,隔了一会儿才说出自己的复仇计划。这个计划令朱德眼前一亮,他批准了计划并让林彪负责实施。几天之后,林彪果然让抢劫物资的国民党部队“血债血偿”,此后他又连打几场胜仗。朱德由此发现了林彪的军事才能,将他由连长直接提拔为营长。井冈山会师后,林彪又由营长直接晋升团长。说朱德是林彪的伯乐,一点都不为过。   有学者认为,在公开场合,林彪批朱德似乎是摆出一种姿态,私下见到朱老总,依旧是当年部下见领导的模样。   朱德这位军中伯乐,选出的千里马并不止林彪。在井冈山时期,朱德就说过:“我老了,有粟裕。”说这话时,朱德已是红军主将,粟裕不过是一个连长。   此后不久,军部的参谋汇报战果时,不慎将番号弄错。原本打了胜仗的粟裕挨了朱德的通报批评,另一个吃了败仗的连长反而得到嘉奖。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担心粟裕闹情绪,陈毅对朱德说:“我去找粟裕谈谈,做做工作。”朱德说:“不必了。只有经得起委屈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此时的朱德,不仅慧眼识珠,更有意在磨砺青年才俊。直到多年以后,粟裕百战建功,终于向世人证明了朱德的眼光。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力主粟裕率部渡江,粟裕却认为留在江北更有利,朱德支持粟裕的意见。最终,毛泽东采纳了这个意见。1948年5月,朱德亲赴濮阳,送粟裕上任。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朱德用自己的威望为粟裕压阵。   姚建平说,从红军后期开始,朱德已很少亲自指挥某一场战斗,而是扮演选将之帅的角色。他是一名伯乐,发现并栽培那些千里马,让他们去跃马疆场。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曾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困难的两段经历,一段是长征,另一段是文革。长征中的朱德,除了应付围追堵截的敌人,还得与心高气傲的张国焘磨嘴皮。朱德故居管理局的研究人员彭冬冬告诉廉政?t望记者,能把张国焘磨到陕北,朱德功不可没。“朱德不仅是个老好人,更是个有智慧的老好人。”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张国焘认为自己有八万大军,权力欲望膨胀,不甘听命于仅有一万人马的中央红军。两路人马分道扬镳,毛泽东率兵北上,张国焘却领军南下。作为中央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朱德留在了张国焘军中。   朱德自始至终没有同张国焘翻脸,但对于张国焘另立中央的行为又明确反对。身边警卫员被缴枪,自身几乎处于被软禁状态的朱德,总会抓住一切机会,苦口婆心地劝说张国焘。   对于这段经历,彭冬冬分析说,朱德眼中始终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原则,一个是大局。从原则来说,他不认同张国焘的做法,因此绝不和他沆瀣一气。从大局来说,那时的中央红军力量极度虚弱,张国焘手下的八万人马,无疑是红军队伍中实力最强的武装。彻底把张国焘推向反面,对于革命大局将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朱德能做的,就是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和张国焘斡旋。   甚至在张国焘最终改弦更张,同意北上之后,朱德还不能掉以轻心。“迫于各种压力,张国焘终于率部北上。但此时他已是戴罪之身,唯恐与中央红军会合后,被人清算另立中央的罪行。朱德只得在旁边,继续劝说张国焘。”彭冬冬介绍。   红军在陕北会师后,朱毛重新聚首。毛泽东评价老战友:“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认为朱德在同张国焘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