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区古书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地区古书院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既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官学的不足,又能起到培养人才、收藏书籍、发扬学术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长沙地区作为湖湘文化的集聚之地,早在宋代就有书院的创建,尤其是作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创建,更是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地区的文化地位。宋之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长沙地区都有书院的创建和恢复,对推动整个长沙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天长沙地区内一些知名的中学或大学的前身就是古代的书院。本文以书院的创建时间为顺序,对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长沙地区出现过的书院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宋代   宋代,长沙地区所在的潭州作为荆湖南路的治所,经济文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在宋王朝立国之初,岳麓书院、湘西书院就相继得以创建。两宋时期,长沙地区的理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书院因其办学的相对灵活性和自由性,成为理学的传播基地。此时就有因两位理学大师杨时、张?蚨?分别创建的文靖书院和城南书院。   岳麓书院,因建于岳麓山下而以岳麓为名,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开宝九年(976年)。宋真宗时,“李允则来为州,请于朝,乞以书藏”,朝廷的赐书更加丰富了岳麓书院的教育资源。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为岳麓书院亲自赐额,从此岳麓书院名扬天下。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遇兵火被毁坏掉。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潭洲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刘珙因旧址复建。宋亡,岳麓书院亦被毁,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学政刘必大重修。元末再毁于战火,明弘治七年(1494年)通判陈钢等重修。明末毁于战火,清初又得到修复。道光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其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于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如今岳麓书院既是名闻于外的旅游景点,又是湖南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湘西书院,建于湘江之西而得名,由潭州知州李允则创建于咸平四年(1001年)。新建的湘西书院在太舍法推行到长沙地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岳麓书院、潭州州学联为“潭州三学”,“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为湘西书院生,又积分高等,升为岳麓书院生”。北宋毁于兵火,后刘辅之重修。德?v元年(1275年),蒙古兵攻打潭州,书院师生保家卫国,奋起抗争,师生伤亡十之八九,而书院亦严重毁于战火,此后没有再建。   文靖书院,因理学大师杨时的谥号而得名,由于宋哲宗时期杨时曾讲学于浏阳城南,后人因之而建文靖书院。一般来讲,文靖书院被认为浏阳有史可考的创建时间最早的书院。宋末,文靖书院荒废。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由礼部特派使者修复,并聘请浏阳本地大儒欧阳龙生为山长,授徒讲学,一时文风大兴,成为浏阳教育的盛事。至明成化年间,书院再度荒废,此后没有再被修复。   灵峰书院,位于宁乡,因建于灵峰山下而命名,绍兴年间(1131~1162年),理学家胡宏在灵峰山下筑室讲学而建。灵峰书院可以认为是宁乡有史可考所建的最早书院。胡宏在湖南主要活动地带在湘潭、衡山一带,在宁乡待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湖广通志》所提到的由胡宏所建的云峰书院(在宁乡县东宋胡宏建)应与灵峰书院为同一所书院。   道山书院,位于宁乡,由理学家胡宏在宁乡时所创建,创建时间在南宋绍兴年间,与灵峰书院为同一时期。   城南书院,因位于长沙古城之南而得名,由张械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创建于城南临湘门外妙高峰下。宋以后,书院荒废,由于佛学在长沙发展兴盛,在城南书院旧址后来建了高峰寺。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稍有恢复,但没有达到宋朝兴盛时的规模,其后万历年间朝廷禁毁书院,又荒废掉。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在生员易象乾等的倡议下,得到修复。随着城南书院在清朝的发展,地位和规制也得到提高,雍正十一年(1733年),城南书院和岳麓书院共享朝廷的帑金1000两,并同称为省城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全省师范学堂。1912年,始改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如今第一师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以师范类为主的本科学校继续办学。   元代   由于元代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立之朝代,所以统治者相对来讲对汉家文化不太重视,长沙地区这个时期的书院很少有官方的支持创建。然而民间兴学办书院的声音很强,在一些才学大儒和有识之士的主持下,这一时候也有书院的创建。   乔江书院,位于今望城区乔口古镇,因北临乔江河而命名,其前身为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所立之三贤堂,元代元统元年(1333年),黄澹在三贤堂内设立了乔江书院,元顺帝诏赐书院匾额。明太祖时,书院毁于火灾,乡民旋即重修,只是没有了之前的规模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