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两课时70页长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祝你学有所成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释义:自己对别人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对别人宽容,别人才会对你宽容 孔子 主张 以德治国 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孔子 反对苛政 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社会才会稳定 孔子 大教育家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百 家 争 鸣 墨子(生卒不详)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生卒年不详) 墨子,名翟。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墨子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 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孟子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 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 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 法家学派的思想集大成者 * 百 家 争 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老子(约前571年至前471年)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约前571年至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约前571年至前471年)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分《道经》、《德经》两部分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方面,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无不受到影响的 老子 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 认为万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老子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孔子(约前551年至前479年)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约前551年至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孔子 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春秋 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 之一 论语六则 语文课本第18课(第82页) 论语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仁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仁 孔子的核心思想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