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杆球迷亲历的“中国时刻”
“中国足球太臭,从来不看,我只看世界杯。”球迷赵京语带嘲讽地模仿他身边的这么一类人。他说,这句话是伪球迷的标志,世界杯现在更像是伪球迷的节日,像他这样的真正的球迷,对待世界杯的态度更像是隔岸观火。生于1950年代的北京人赵京,算得上世界杯在中国产生普遍影响力后的第一代球迷。3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热切而又悲情的过程。他说,我们这一代球迷是与世界杯共同成长的。 民族情绪被点燃
阿根廷的肯佩斯留着长发,完全就是一个嬉皮士的形象。这是赵京对世界杯的第一印象。1978年,赵京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那一年,中国的国家电视台,转播了阿根廷世界杯的三四名和冠亚军决赛。在此之前,赵京只看过中国与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这些兄弟国家的比赛;了解国外足球的比赛情况,也只能是通过《参考消息》,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世界大腕踢球。即使是在电视转播的前几天,也没有正式的预告,只有小道消息传出有可能转播。
也是在这一届世界杯上,赵京第一次看到了铲球。“怎么能这么干呢?”赵京说,这种足球战术完全颠覆了他们这代人过去一直信奉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同时让他震撼的,还有球员的肢体表达和球迷所营造的宏大场面。进球之后,一队的球员叠罗汉,相形之下,他曾经看过的那些比赛中,进球了顶多是握握手或者拍拍肩膀。球迷将彩带和纸条扔向绿茵场,庆祝胜利。“没想到世界上的球迷是这么看球的。”赵京说。直到18年之后,赵京才在中国的体育场上亲历这种场面。1996年,北京国安夺得了足协杯冠军,高峰一脚进球后,球员叠罗汉、球迷扔纸片。“这个过程走了接近20年。”赵京感慨道,中国与世界杯的接轨,并不局限于参赛和技术,还有表达方式以及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1957年,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就被淘汰,此后,由于政治因素,与世界杯一直处于隔断状态。时隔21年,中国人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世界杯,外部世界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对于这代经历了“文革”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冲击。因此,1978年的世界杯被认为是中国球迷的启蒙时刻。自此之后,在中国,体育运动和国家荣誉的联系便开始植根于民族情结。尤其是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后,“振兴中华”成为全民口号,被激发起来的民族情绪更加强烈地投射在了中国足球身上。 热情的顶点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参加了世界杯预选赛。这是1979年国际足联接纳中国后的第一次比赛,球员和球迷都高度紧张。1981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小组赛决赛中,中国以2?0战胜了朝鲜。“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队赢了朝鲜,黄向东的一脚进球让我觉得,原来中国队也可以远射。以前打友谊赛的时候,中国队也没有赢过朝鲜,当时的朝鲜在亚洲是强队,1966年世界杯的时候曾经打进过八强,可以说在亚洲很有名气了。”赵京说,赢得了这场比赛完全点燃了中国人对冲击世界杯的期待和对足球的热情。
打入预选赛决赛的中国,第一场对阵新西兰,主场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那场球没怎么卖票,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组织发的,大家都只是鼓掌,非常有秩序。”赵京说,他当时从《参考消息》上看到外媒对中国球迷的评价是安静和礼貌。
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以对新西兰0?0、0?1的成绩一平一输。1981年10月17日晚上9点,距离第二天的比赛还有12个小时。赵京清楚记得这个时间,他去工人体育场排队等退票。“大家都觉得中国队已经没戏了,所以10月18日中国主场迎战科威特的比赛之前,很多球迷都开始退票,我才去熬夜排队等着。”赵京说,那场球必须要赢。“排队的时候,大家都在传播一个消息,据说上头有了指示,允许球迷在场外呐喊、叫嚷,可以像外国人一样闹了,不用再‘安静和礼貌’。”
“容志行进球之后,全场一片欢呼,大家喊着容志行万岁,中国队万岁,科威特拿到球的时候,就高呼打倒科威特。”赵京说,尽管用充满了“文革”色彩的语言释放力量,但那毕竟是中国球迷第一次获得了“解放”。最终,中国队以3?0战胜科威特。“当时的科威特是亚洲冠军,赢了之后,大家都觉得做中国人太牛了。”赵京说,散场之后,仍感到没有尽兴的球迷准备接着去打科威特球员,听说他们住在北京刚刚建起的涉外饭店,赵京和其他球迷们骑着自行车,从工人体育场出发奔赴复兴门饭店。骑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正赶上毛主席纪念堂翻修,广场上堆了很多集装箱,于是,球迷们便不再前行,纷纷站上去跳迪斯科,欢庆胜利。
尽管中国队最后没能出线,但是已经预感到离世界杯很近了,对1986年的世界杯也更加憧憬。 冰点时刻
“输给香港队的时候,觉得天都塌了。”赵京说,中国队从2002年之后,连亚洲十强都没进去过,这都比不上当年输给香港队让人生气。时间回到1985年5月1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了1986年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中国大陆对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