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广场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市城市广场——泉城广场实例分析 如果把一个城市看做一座巨宅,城市广场便是它的大客厅。对于济南的外来游客而言,泉城广场是文化、特色集中展示的场所;对于济南的常驻的市民,泉城广场是交流、休闲的共享空间。广场的本质是社会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功能或主题,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城广场成为了整个济南市的象征。 暑假时得以亲身感受泉城广场的空间序列和设计手法。沿着趵突泉公园的南路向东走,一片开阔的城市广场显现在眼前,济南的泉标统领着整片场地,周围的商业建筑,对广场进行围合。远远望去,广场的底景是一个弧形解放阁,虽然高度只有15m左右,但同时有着记载济南文化和置高俯瞰整个广场的功能。泉城广场作为济南市的中心广场,面积横跨近两个街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对“泉”的二次强调凸显了济南“泉城”的文化内涵。泉城广场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多元化的功能空间,商业空间座落在广场的地下,使广场得以综合利用。 泉城广场的规模与服务范围属于城市广场的级别,在解决展示城市风貌、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广场尺度、缔造良好景观视线等多种功能问题上展现了其特色。他的垂直空间灵活多变,和北侧的商业街区的紧密联系。在城市干道上作为“面”状结点扩展了城市的视野,为游人和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场所。 一、立体式城市休闲广场 泉城广场作为城市广场,供市民休憩游玩,是市中心的休闲广场。广场平面较为规整,轴线明晰,虽然没有像复合型广场那样复杂的空间与景观感受,但有着明显的秩序,靠视觉艺术加以统一。广场的立面形式为立体式,更好的引导人流,为多样功能提供了条件(图1)。 二、选址繁华片区,成为城市重要结点 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东起南门大街,西至趵突泉南路,南临泺源大街,北依环城公园,是“千佛山一趵突泉一大明湖”特色旅游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780 m,南北宽约230 m。用地较为狭长。广场的北部是以芙蓉街为代表的古建筑民居老城区,南部是以泺源大街为代表的金融区,西部紧靠趵突泉公园,东部的解放阁记载着济南的沧桑和重生。 三、体现广场的大众文化特色 济南市素以泉城之名闻名天下。是齐鲁之邦是儒家文化和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如何体现泉城泉水的特点和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特点,成为泉城广场设计的一大课题。广场设计方案着重强调了“泉文化”,东部有荷花音乐喷泉;西部的泉标下有四组喷泉;广场东部象征着黄河文化的文化艺术长廊是一座记载着悠远深厚的齐鲁文化的历史丰碑;长廊南北两端和西立柱基上还镶嵌着14幅浮雕,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泉城广场独特的场所精神,使广场成为城市文化信息交流的载体。对于游客,泉城广场是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对于市民,泉城广场则是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栖所(图3)。 四、尺度规划较为合理。 泉城广场占地面积为0.17 km2,规模与广场的功能、级别、位置等因素相协调,并接创造了垂直交通空间,既不浪费,也不拥挤。广场采取三面围合的形式,北侧的建筑以低层的商业建筑为主,南侧的高层建筑围合与广场有道路相隔,北侧的解放阁只有15m左右的高度。虽然在D/H的尺度上达不到广场具有围合感的要求,但是,为后面科技馆,银座大厦等高层建筑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图4)。 广场的规划设计力求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交融的小环境。广场强调开放性,草坪不设栏杆,草地林中铺设小径,让人们置身于绿色环境当中;喷泉水池特别设计了低矮的池沿,使游人可以自由地亲近水面,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需求。 提高可坐率是衡量一个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标准之一。在小环境布置中,规划尽可能多地安排坐椅、坐凳,同时将花池台阶等设计成可坐的宽度,有效地提供了广场的“停憩空 间”。另外,规划有意将广场两侧的多功能场所,如休闲草地和树阵林地作为设计的重点,在休闲草地的设计中,每块休闲草地的间隔为25m左右,即每间隔25m就会有一条小道通向广场外部,打破连续绿化的单调,形成多处积极的小空间。这样的尺度符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所提到的: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在大空间理打破单调的理论,同时也有疏导交通的作用。从平面上看去,各个草坪分而不隔,草地花纹仍保留整体性。简洁朴素而精致,富有人情昧。 五、注重广场的使用功能,塑造多元化的功能空间 在广场用地较大,东西较狭长的情况下,整个泉城广场设计以贯通趵突泉、解放阁的边线为主轴,以榜棚街和乐文路的延续为副轴构成框架(图5)。各功能分区围绕轴线由西向东依次展开。广场中硬铺装7万m2,绿地近lO万m2。其中升旗广场、泉标、下沉广场、中央喷泉分别是狭长空间中的停留结点,设计利用地面高差、铺地材料、喷泉水池、环境小品和绿化植物有机结合,将面积较大的广场用地划分为主次分明、大小各异的空间场所,既满足了广场多样化活动的需要,又解决了狭长用地空间构图的难题。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