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 黄厚江 什么是本色语文? “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教语文,我们首?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们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的母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有智慧,也是最具鲜明特点的一种。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全不一样。因此,我们有责任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我们更有责任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语文是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它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它有自身的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有着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评价;我们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它的习得规律,它的学习规律,它的教学规?。我们应该运用体现这门学科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这不是排斥其他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否则,就会越位,甚至会走入歧途。或者花了力气种了别人地,或者在自己的地里种了别人的庄稼。这就很难理想地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黄厚江:给语文课做减法 (2012-02-24 15:58:06) 转载▼ 标签: 分类: 本色语文 常常有年轻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得精彩?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上好一节课的因素太多太多,教师素养、教学理念、教学追求、“好”的标准、特定主题、具体内容,等等等等,无不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要一一讨论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这里就一节课的设计优化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 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处理这些矛盾最好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法。知加不知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柳宗元写过一篇寓言《蝜蝂传》,说一种小虫子,看到什么都要背在背上,最后被背上的东西压死了。原意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其实这对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也有警戒意义。事实上,很多不成功的课就是因为背负太多。什么都好,什么都要,缺少消化能力,最后被活活撑死。 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必须学会做减法。 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一位老师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开头的20 分钟安排的是这样几个环节:( 1)讨论在古希腊、文艺复兴、春秋战国、盛唐这四个时代中,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2)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李白;(3)教师介绍别人眼中的李白;(4)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诗歌。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显然是重复的,都只是把学生引入学习情景,或者简单说都只是教学的导入,取其一即可。一节课学习这样一首诗,时间比较紧张,在导入环节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也是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好课都是简洁的、干净的;很多课,失败的原因就是环节太多、太复杂。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什么课文,开头都喜欢来一段录像,至少来一段音乐,令人莫名其妙。教学《安塞腰鼓》开头必然是一段安塞腰鼓;教学《济南的冬天》从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开始;教学《蔚蓝的大海》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蔚蓝的大海。这样的安排,我认为不是叠床架屋就是穿靴戴帽。“油多不坏菜”,不是真理。环节多了必定破坏教学。 有位老师教学《谏太宗十思疏》,开头的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教师先在屏幕上打出一首诗: 贤比尧舜天可汗, 静志虚襟伶德思。 忧患守成时时记, 待臣如友代代噫。 拓直敢谏帝皇过, 喜遇明君纳言辞。 纵横学说佐盛世, 二百陈事垂青史。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让鹞子在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他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中。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中。 有人撰文极力赞赏这样的导入采用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对此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这样几个环节几乎都是重复的,尤其是前两个由诗猜人,由画猜人,典型的叠床架屋;二是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