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闪耀照淮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星闪耀照淮水   1959年初,笔者受中共安徽省委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的委托,带领一个由五六人组成的工作组长驻北京,负责访问在京老同志和复制历史文献档案。1961年8月,八一建军节刚过,时值周六,上午8时,我准备携来京探亲的家属和孩子去天坛公园参观。刚迈出南河沿招待所,服务员急匆匆赶出来,招呼我回去接电话……原来,电话是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办公室打来的,通知第二天上午9时,张副总长接见我们。喜讯传来,我和其他同志都欢欣雀跃。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照电话“通知”,来到东华门国防部招待所等候。9时整,卫兵验明我们身份后,领着我们一行穿过像四合院一样宽大的内走廊,来到一间挂满布帘的会客室。室内长方形的会议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东边墙上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画像下面摆放着4盆常青盆景;在四周悬挂的水晶灯照耀下,整个会议室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就好像一座高层指挥所,平时只有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此时此刻却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9时30分,会议室东边两扇边门打开了,一位50岁左右的军人出现在门口,他的平顶头下两道浓眉,炯炯有神的眼睛十分亲切地看着我们,连声说道:“欢迎、欢迎!”他身边的一位年轻人(秘书)介绍说:“安徽同志,这位就是你们要访问的张爱萍同志!”我们急忙站起来,连连鼓掌。当时我想,这个年轻人真是的,怎么这样既不称呼首长,又不称呼职务的介绍人呀,后来我才知道,中央机关都这么称呼人的。   张副总长一边招呼我们,一边亲切地操着四川口音说:“安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四师多年,你们是我的老乡、小老乡嘛!”这时,服务员从里边端出8个盘子:4盘点心、4盘水果。张总长站起来连连招呼我们品尝,说:“不用客气啊!……”他见到我们坐着不动手,便接着说:“你们放心,这是我自己掏钱招待你们的,太简单了,不成敬意。”说罢便亲手将点心、西瓜、荔枝等分到每个人面前……。   可能是事先看过了我们提交的采访提纲,张副总长的话匣子便依次从他的身世、革命经历、彭雪枫牺牲、奉命来淮北接替新四军第四师师长说起。他说:我是四川达县人,1910年生。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队指导员、副大队长、政委。后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闽西特委常委、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等职。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后任红三军团的团政委,率部参加夺占娄山关、攻克遵义城、坚守老鸦山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江浙省委军委书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参谋,豫皖苏边区鹿邑亳州特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四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1944年9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前线指挥作战中牺牲后,我奉命接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挫败日伪军多次“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和发展了苏北和淮北抗日根据地。   说到这里,他换了一种口气,诙谐地说:这是我要回答你们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党中央、中央军委派我来接替雪枫同志,那是因为形势紧急,我是就近“下汤面”呀!   接着,张副总长追忆了好多关于彭雪枫的感人故事:1905年,雪枫同志出生在河南镇平县七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参加革命运动,抗战初奉命组织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抗日,在河南的永(城)、商(丘)、夏(邑),安徽的涡(阳)、亳(县)、萧(县)、宿(县),江苏的睢(县)、杞(县)、太(康)等地区,取得多次抗击日军的胜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思想的工作模范,他善于做干部、战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其循循善诱、平等待人的态度,深得部下的好评。为了开展抗日宣传,他还积极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并便亲自动手选稿、编辑、排版、印刷,甚至亲手撰写重要文章和社论,深得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好评。《拂晓报》在苏联展出时,受到国际友人的赞叹!雪枫同志不仅善于做群众运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困难,深得群众的爱戴,而且严于自律,身为部队高干,从不搞什么特殊,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不需多说。   张副总长说到这里,慎重地告诉我们说:这是我要回答你们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雪枫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他托起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丰碑!至于他怎么牺牲的,党中央已有结论,是他在一次战役中,打扫战场时不幸中流弹牺牲的。不要听信旁门邪道的传说,请你们写党史时注意。   第三个问题,关于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问题,他说这是与少奇同志南下有关,是少奇同志直接领导淮北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开展反摩擦斗争,粉碎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