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与水的交响
初秋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
站在施秉云台山印斗阁的观景台上,眼前沟壑丛生、奇峰矗立,奇特的白云岩喀斯特景观映衬在青山绿水间,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耳边溪流淙淙、鸣蜩??、松涛阵阵,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云台山景区位于施秉县城北部十余公里处。今年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云台山为主体的“施秉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让施秉原本重点打造的全省“100个旅游景区”之一的云台山-杉木河-黑冲景区更具含金量。
一张响亮的世界名片
施秉喀斯特完全包含在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和杉木河水源涵养区内,其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白云岩喀斯特最为典型的范例。
早在2008年,施秉就踏上了申遗之旅。当年7月11日,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科考专家前往考察,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这里,有坡陡谷深的峡谷、绵延起伏的山峦、险峻的脊状山岭与奇特的柱状峰丛,加之完好植被和终年云雾缭绕,反映了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生命记录、地貌演化、地貌形态、自然地理特征。
据专家介绍,施秉喀斯特发育是在5.7亿年的古老白云岩岩性基础上的锥状峰丛峡谷喀斯特,保存了完好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质地貌、洞穴、地下水网系统和生态系统,丰富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类型,在“中国南方喀斯特”谱系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史密斯考察后曾高度评价,施秉喀斯特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施秉喀斯特的加入将更有利于全面理解整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地貌多样性。
不仅如此,景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宁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高等植物中,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动植物分别有41种、2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重点保护植物分别有35种、15种,物种资源极其丰富。
熊康宁认为,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重要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是对野生生物实施就地保护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依托“世界自然遗产”这张名片,施秉旅游业正持续升温,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幅宏伟的旅游蓝图
未拿到“世界自然遗产”这个金字招牌之前,人们更多记住的是施秉杉木河的水。每年夏秋两季,无数游客前往体验“矿泉水上的漂流”,使施秉获得“中国漂城”的形象定位。
“过去单独依靠漂流发展旅游,事实上造成了施秉过去的旅游旺季过旺,淡季过淡。”施秉旅游局局长舒忠平告诉记者。
如今,施秉抓住重大机遇,摒弃过去“一水独大”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施秉喀斯特的品牌效应,山水资源并重,将原先“中国漂城”的形象定位换成“奇山圣水、灵秀施秉”,并对未来旅游发展思路进行整体规划,一张宏伟的旅游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百年大计,规划为先。与同济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的《施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炉,结束了过去几十年施秉旅游发展没有统一规划的历史。
规划指出,将“一城三区”(县城、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舞阳河景区)进行整体包装,按照标准全力做好施秉杉木河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云台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充分利用杉木河景区、舞阳河景区、县城区水资源,开发好配套旅游产品,并集中力量将云台山景区打造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发展旅游,不能只是让游客“上车睡睡觉、下车拍拍照”,需要赋予深度体验,使游客留得下,住得久。
为此,施秉加快由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度假的复合型旅游模式转变,构建以休闲度假、施秉喀斯特风光、民族文化体验为特色多种主题、多日游的旅游产品体系。
依托云台山景区资源丰富、空间广大、城乡互动的特点,开发四季游、夜间游、重复游等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与游客体验。
规划建设集文化体验、民族工艺(旅游商品)展销、科技创意体验、特色饮食文化体验,以及游客服务中心、景区管理中心、景区展示中心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饭店、商务酒店及乡村旅馆,形成高中低档位的服务接待点,不断增强旅游服务功能。
随着余凯高速等外部交通逐渐贯通,凯里黄平机场正式通航,高铁时代即将来临,施秉着力创新旅游合作模式,联袂邻近景区实现抱团发展,在提升知名度和旅游综合效益上实现“共赢”。
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品牌为引领,加强与周边市县合作,培育“一山(云台山)、一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