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工“两违两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对职工“两违两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职工“两违两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张家口运用车间 王林 近期,结合“七查、三整治、十杜绝”活动,我对现场职工发生违章违纪、漏检漏修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深感不及时解决“两违两漏”问题,安全生产就没有坚实的根基;有效解决“两违两漏”顽症,必须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一、2011年1-7月“两违两漏”问题受牌情况 2011年1-7月,车间职工共受牌502张(红牌58张、黄牌204张、白牌240张),其中“两违”问题受牌238张(红牌43张、黄牌140张、白牌55张),“两漏”问题受牌156张(红牌13张、黄牌49张、白牌94张),合计394张,占总数的78.5%。由此可见,“两违两漏”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场惯性问题。 二、“两违两漏”原因分析 如何减少甚至杜绝“两违两漏”问题的发生,需要从深层原因入手进行综合分析。 1.违章习以为常,安全责任意识淡薄。 职工发生“两违两漏”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有偏差,缺乏标准作业行为的养成。 一是不良习惯。个别职工现场作业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作业时用扳手代替手锤使用,迟到、早退、晚出动,离岗、串岗、干私活。思想上认为这些小事情、小毛病出不了大问题,作业时小错不断,自由散漫,成了“两违”问题的“高发户”。 二是“侥幸”心理。个别职工认为自己有一定技术能力,现场经验丰富,现场作业时如果按规章制度执行就过于繁琐,因此常常臆测行事,把规章制度抛在脑后,明知自己违章,但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明知故犯,存在“违章作业不一定出事”的思想,但没有认识到“出事肯定是违章”的浅显道理,成了管理上的“滚刀肉”。 三是投机取巧。个别职工从事重复性工作或需要付出较大体力才能完成工作时,自我控制能力差,作业时有领导在现场时就按标准干,反之就放松要求,随心所欲违章作业。四是盲目图快。有些职工“从众”心理较为普遍,看别人怎么干,自己也跟着怎么干,重生产任务、轻安全质量,作业时盲目图快、图省事,制度、标准、要求成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摆设,给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 2.逆反“心理”作怪,边查边犯时有发生。 有的职工思想上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不能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遇事爱钻牛角尖,不善于处理工作、生活中的矛盾;有的因为发生“两违两漏”问题,受到批评或考核,心里不服气,作业时故意不按标准作业;有的对上级要求、班组分配、人员分工不满意,心里不痛快,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对干部处理问题不能公平公正,表率作用差,产生“逆反”心理,明知不对,顶风而上,甚至发生不理智行为;有的因为到异地作业场工作,家庭生活有困难,思想不稳定,作业时“撞大运”,把形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卡控措施抛在脑后。 3.综合素质较低,业务技能一知半解。 车间职工队伍的整体现状是:“一高两低”,即平均年龄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低。50岁及以上职工有220名,占职工总数的63.8%,其中又以82年入路的一批退伍军人居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学习技术业务知识不感兴趣,不熟悉本岗位相关业务知识和应知应会,技术业务素质达不到车辆检修的要求。 一是理论知识欠缺。随着车辆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大量投入运用,一些职工缺乏系统培训,对新车型检修业务知识似懂非懂,有的一问三不知,规章不掌握,标准不清楚,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二是实作技能单一。有的职工长期从事单一工种,达不到一专多能的要求。有的职工对检修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内容、要求不了解,有的连新型转向架型号、空气制动配件名称都叫不上来。 三是岗位练兵流于形式。个别班组强调生产任务忙,没有时间组织业务学习,理论学习抄笔记,技术比武基本都是“老面孔”,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检修质量难以保证行车安全。 4.安全管理松弛,考核不敢动真碰硬。 一些干部安全管理知识、能力、方法欠缺,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安全管理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思想上没有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和“解决问题不过夜”的责任意识,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对现场违章违纪现象看惯了、习惯了,放任自流,导致现场作业“两违两漏”问题屡禁不止。 二是忧患意识不强。一些干部在思想上没有真正树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忧患意识,习惯用传统方法解决新问题,对新体制、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思考不多、探索不够,致使“两违两漏”问题禁而不绝。 三是问题意识不强。没有针对影响安全质量的问题盯住不放,反复抓、抓反复,存在着说了就等于做了,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的现象,抓安全管理时紧时松,导致现场作业“两违两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根治。 四是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特别是工长管理不敢动真碰硬,对违章简化作业等现象视而不见,不管不问。在考核上轮流坐庄,怕得罪人,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当“老好人”。班组发生“两违两漏”问

文档评论(0)

jieye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