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防火防爆..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原理 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 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 第四节 烟花爆竹的安全 第五节 民用爆破器材 第一节 火灾安全基础知识 一、燃烧与火灾 (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 3、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切断火三角就可以扑灭火灾。 (二)燃烧和火灾过程 2、燃烧形式: 火灾中气态可燃物通常为扩散燃烧,即燃料和氧化剂边混合边燃烧; 液态可燃物(包括受热后先液化后燃烧的固态可燃物)通常先是蒸发为可燃蒸汽,可燃蒸汽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 固态可燃物先是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氧化剂再发生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 (2)按照燃料的性质划分 A、B、C和D、E、F六类火灾。 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木材; 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火灾,沥青、石蜡火灾; 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天然气; D类火灾为金属火灾,钾、钠、铝镁合金火灾。 E类为带电火灾,电缆火灾 F类:烹饪器具内的火灾 (四)火灾基本概念和参数 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0~1s)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自燃: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制品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一般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四)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 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标准火焰使材料引燃并继续燃烧一段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五)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 建筑火灾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 初起期: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和阴燃。 发展期: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 (六)燃烧机理 1、活化能理论 2、过氧化物理论 3、链式反应理论 链引发 链的发展 链终止 二、爆炸 (一)爆炸及其分类 广义地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 爆炸特征:高速进行;爆炸点压力急剧升高;发出声响;周围介质发生振动。 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三类,即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系统释放物理能引起的爆炸。参与爆炸的物质只是发生物理状态或压力的变化,其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发生改变. 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时,参与爆炸的物质在瞬间发生分解或化合,变成新的爆炸产物。 核爆炸 核厚炸是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巨大核能引起的。 按爆炸反应相态的不同可分为 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 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等. 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汽爆炸以及不同液体混和所引起的爆炸.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和混和危险物质的爆炸.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 2、碎片冲击 3、震荡作用 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某市亚麻厂发生麻尘爆炸时,有连续三次爆炸,结果在该市地震局的检测仪上记录了三次高峰。 4、次生事故 (三)可燃气体爆炸 1、分解爆炸性气体 乙炔、乙烯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 乙炔易与铜、银、汞等重金属反应生成爆炸性的乙炔盐,这些乙炔盐只需轻微的撞击便能爆炸。 为防止乙炔分解爆炸,安全规程规定:不能用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盛乙炔的容器。在用乙炔焊接时,不能使用含银焊条。 2、可燃性混合性气体爆炸 燃烧与化学爆炸的区别在于燃烧反应的速度不同。 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扩散阶段 (2)感应阶段 (3)化学反应阶段 三段时间相比,扩散阶段用时间远远大于其余两个阶段,因此是否要经历扩散过程,就成了决定可燃气体燃烧和爆炸的主要条件。 (四)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1、爆炸极限的基本理论及影响因素 当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焰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 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爆炸下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用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与爆炸下限之比表示其危险度H。 H值越大,表示可溶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值不是一个物理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