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周達觀之生平及其貢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試述周達觀之生平及其貢獻 元朝重視海外交往與聯絡,其中南海諸國的地位尤為顯要、而周達觀正是此時湧現的一位傑出人物。周達觀,元代溫州人,元史無傳,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於宋元之際,卒於元末。 元自入主中原,吞滅南宋後,曾征伐占城和安南,且有一小隊從占城侵入真臘。但因受氣候和地形的阻礙,沒有完全達到目的。於是改用威脅外交的方式,派遣使節團說服鄰近小國自動進貢內附。元時溫州為當時主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周達觀或是曾到過南洋的商人,或是溫州市舶官員,熟悉異域風土人情,擅長海上航行,故成為前往真臘的使節團成員之一。 真臘即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之地,原為扶南屬國,隋代始真臘,並取代了扶南。其地氣候溫濕,物阜民富,故享有「富貴真臘」之美稱。公元十三世紀,正值柬埔寨文明最為燦爛的吳哥時代晚期,元代商舶常往貿易,以金銀、龍緞、絲布等,換取其地之土產。故元廷之遣使真臘,不僅有政治意義,亦具有深刻的經濟原因。 周達觀於元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奉命隨使節團前往真臘。使團自溫州出發,歷閩、廣海外諸州口,過七州洋,經交趾洋,抵占城。過崑崙洋入港,至查南,再換小舟,上岸後陸行五十里,即到達真臘王城(吳哥)。因受氣候和水文對於交通的限制,需等候海上有西南風才能回航,故使節團在吳哥停留約一年,在大德元年返國。返國後,周達觀根據親身經歷和實地考察所掌握的材料,用遊記形式寫成《真臘風土記》。 公元十至十三世紀為真臘文明最燦爛的時代,亦稱為「吳哥時代」,而《真臘風土記》便是一本反映吳哥時代情形的著作。《真臘風土記》全書約8,500字,分為41節,所涉及的內容廣泛,文字簡練。陳正祥教授曾就此書的記載,在柬埔寨作實地的考察,發覺文字記載與實際情況完全符合,故認為「在現存的風土記中,就歷史地理和文化地理的價值說,真臘風土記是最好者之一。」﹝真臘風土記研究﹞。此書的貢獻有多方面: 首先,能補元史的不足。元成宗這次遣使,元史未有詳載,又沒真臘傳,僅賴這書才出得知出使的始末,所以它於保存元代中國與真臘的外交史料方面,貢獻十分鉅大。故《四庫全書提要》稱:「然元史不立真臘傳,得此而本末詳具,猶可以補其佚闕,是故宜存備參訂作職方之外紀者矣。」意義極為深遠。 其次,是保存了真臘史料。《真臘風土記》除了描寫吳哥中偉大建築和雕刻之外,還敘述當日人民日常生活狀況,包括衣、食、住、行等情況和描述當地人民的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貿易等。其後,真臘被侵佔,至元末,大部分國土為暹羅及占城分割,差不多不成國家。而且柬埔寨的天氣暖濕,文物易腐爛,加上戰亂頻仍,國境變遷不定,除了出土的碑文外,文字記載絕少,歷史缺疏。因此《真臘風土記》是現存吳哥文化極盛時代的唯一記載,為研究真臘古代史提供了極寶貴的資料,是今日研究柬埔寨歷史的主要文字根據。十九世紀初年,法國人即根據該書所記載的方位,成功探勘出本已湮沒吳哥,便是一例。 再者,是保存了元代中國與真臘文化交流的史料。《真臘風土記》在敘述真臘的風土人情中,經常提及兩國間之關係,例如: 《貿易》條載:「唐人到彼,必先納一婦人者,兼利其能買賣」,「見唐人頗加敬畏,呼之為佛,見則伏地頂禮」。說明其時華在當地已與土著通婚,且受土人的敬重;又《走獸》條:「在先無鵝,近有舟人自中國攜去。」說明真臘的鵝是由中國傳入。《流寓》條謂:「唐人之為水手者,利其國中不著衣裳,且米糧易求,婦女易得,居室易辦,器用易足,買賣易為,往往皆逃逸於彼。」這些記載,為南洋華僑史提供了詳細珍貴資科。 最後,是保存了交通史料。《真臘風土記》是研究元朝同真臘交通的重要參考資料。周達觀這次的出使行程是取海道,在書中記載航道十分詳細,連針位亦有詳述,如《總敘》條稱:「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又自真蒲行坤申針。」文中的「丁未針」、「坤申針」都是航海羅盤的方向。中國自北宋晚期起,海上航行已以羅盤導航,但文獻中記載航海使用羅盤針位,實由這書開始。可見《真臘風土記》於中國與真臘間航道的記載詳細,貢獻極大,亦表明元代遠洋航行技術已較前代大有進步。 《真臘風土記》是現存最早最翔盡的有關古代柬埔寨史和中柬交通史的專著,綜觀全書所記,正如方豪在《中西交通史》稱:「雖有輕率之處,或過甚其辭」,然周達觀「不失為精密之觀察家,奇俗異風,經彼慧眼,盡入筆底」,是現今研究東南亞史者所重視。 試述玄奘之生平事蹟及貢獻 釋玄奘,俗姓陳,名褘,河南穎川人。生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十三歲在洛陽出家,二十一歲具戒。玄奘早年,曾在洛陽、長安、四川等地跟隨名僧習佛,窮究諸經,他感經典多晦澀、費解,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 玄奘法師西行時間,據梁啟超及羅香林的考證,是公元627年(唐太宗貞觀元年)。當時唐政府對人民出國限制甚嚴,玄奘曾向政府要求出境,但不獲批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