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3(论文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3 第二节 识别病因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是否有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生理年龄的影响。 性别因素的影响。 生物年龄对心理行为活动的影响 生物年龄的影响 儿童尿床不会成为心理负担,但对成人来说就会引起高度的焦虑。 大学生谈恋爱已得到默认,中学生则必须说不。 老年人打牌、下棋、看电视应该鼓励,其他人则应适而可止。 儿童的心理障碍特点 心理障碍可由惊吓产生,却很少打架形成。 家庭不和是常见原因。 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或退缩行为等等。 成人的错误对待的不良影响。 “一好百好” “一不好百不好”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倾向回忆往事,不愿展望未来。 情绪较低沉。 需要比较现实,有事可做即可。 孤独感常见。 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对象的选择 “失贞”问题 “更年期”的变化 生理功能的改变与心理活动的改变的相互关系(身心反应) 心理因素会导致生理功能方面的变化 生理功能的改变,也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 对生理活动的改变未陈述或一带而过,可能是求助者在这方面的无知而忽略,或涉及某些隐私而回避 (二)常见躯体疾病所致心理行为异常 [症状标准] 1、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据; 2、有脑病、脑损伤,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并至少有下列1项: 智能损害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 人格改变; 意识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障碍综合征; 解离、转换综合征; 神经症样综合征。 引起心理行为异常的常见躯体疾病 1、感染 2、肺性脑病 3、肝性脑病 4、心源性脑病 5、肾性脑病 6、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 7、代谢疾病 8、手术后 艾滋病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 HIV病毒感染者 未接受抗体监测者:无相应心理变化。 抗体检查确认阳性者:出现相应的心理变化。 否认期:怀疑是否弄错,多次化验。 怨恨期:自责或迁怒于他人,或实施报复。 妥协期:求医问药,祈求生机。 抑郁期:丧失信心,绝望轻生。 接受期:面对现实,过一天算一天。 AIDS患者 出现症状才确诊者,多数会引发心理危机。 事先已知感染者,也会出现明显的抑郁反应。 引发心理与行为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临床表现与社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 知识性认知偏差 个性认知偏差 例1:从个人生长发育史入手 XXX 男性 20岁 高中文化。 初中时曾暗恋班上一名女同学,在该同学面前逞强,惹得对方大笑而感到尴尬。 上高二时,见一女同学长得漂亮,上课时总想看那女同学,管不住他自己,为此痛苦,觉得“难逃一劫”,服用了“50片安定”,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 夏天某日见母亲穿得漂亮、性感而有“邪念”,认为他“罪不可赦”、“死有余辜”,于是找通过自残(螺丝刀扎手刺胳膊)来转移邪念并惩罚他自己。 上周见到漂亮的女孩子就想亲近,但又觉得可耻,认为他“无可救药”了,又服用“1瓶安定”,昏迷3昼夜被抢救过来。 分析 对异性的爱慕或好感的正常性心理变化,做出“罪恶”、“可耻”的错误认知 对母亲的过分依恋 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 例2: 男性 19岁 高三学生。近来有失眠、头痛,怕学习有困难而来求助。 自幼内向,在陌生人面前特别拘谨,初中时作过班长,工作不顺利,认为自己没本事,自卑,后自动辞职。老师同学都挽留,认为干得不错。欣赏孟子的“仁爱”,认为社会上黑暗的东西太多,自己常有“愤世嫉俗”之感。喜欢看名人名言,欣赏拿破伦,想扫除一切丑恶腐败但又做不到。 对“性”的看法很保守,认为自己应当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但有时又有杂念”。有时,对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感到困惑,怕“被迷信思想俘虏”,怕“精神分裂”。认为家长供自己上学不容易,怕“学习不好,对不起列祖列宗”。 分析 性格内向、追求完美 该生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多采取自我归因 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 例3:XXX 女性 34岁 职员 。 27岁结婚,一直未生育。婆婆为此很不高兴。去年秋天,患者发现丈夫有越轨行为,经丈夫解释能原谅,但心里总觉得不愉快,可她自己不能生育,对丈夫有负疚感。 半年来,想寻找新的生活,想离婚,但又觉得难为情。多少年来自己一直清白和守规矩,如一离婚,怕别人讲闲话,破坏了她自己的形象。 近月来,终日心烦,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很低,情绪低落,失眠,乏力。 分析 新的观念与旧的行为模式的冲突 与社会文化和传统影响有关 个人的认知偏差却是关键 负性情绪记忆 例4:XXX 女性 17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