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潜阳熄风汤辩证治疗中风先兆48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潜阳熄风汤治疗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潜阳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先兆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潜阳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先兆患者总有效率86.6%。结论:潜阳熄风汤加减治疗以肝风内动为主的中风先兆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中风先兆; 潜阳熄风汤
中图分类号 R2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24-02
中风先兆又名“小中风”,其症状和现代医学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似。《证治汇补?中风》云:“平人手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中风先兆证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头剧烈疼痛、肢麻、短暂性瘫软、语言不利、突然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应用潜阳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先兆证48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46例作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中风诊断标准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3年全国脑病协作组第2次会议暨全国第6次中医脑病委员会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主症:发作性眩晕,发作性偏身麻木,短暂性语言蹇涩,一过性偏身瘫软,昏厥发作,瞬时性视歧昏瞀。次症:头胀痛,手指麻木,健忘,神情呆滞,步履不正。理化检查: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凡中年45岁以上患者,具有主症两项以上(含两项),结合次症及理化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可做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5~83岁,平均64岁;病程0.5~8个月。对照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60岁;病程1~12个月。所有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58例,高脂血症62例,冠心病30例,糖尿病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给予自拟潜阳熄风汤口服,方药组成:天麻15 g,桑叶15 g,代赭石30 g,丹皮10 g,党参15 g,半夏12 g,干地黄20 g,生蒲黄5 g,香附5 g,柴胡5 g,磁石30 g,水蛭5 g,牡蛎20 g,红花10 g,麦冬15 g。加减:眩晕、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心烦易怒者,加龙胆草;语言不清者,加郁金、远志;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仁;气虚者,加黄芪、红参;血脂高者,加生山楂、决明子;血压高者,加钩藤;血糖高者,加黄连 、黄精。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温服。
1.2.2 对照组 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100 mg,每日一次;5%葡萄糖液体250 ml加入胞二磷胆碱针1.0 mg;低分子右旋糖苷针500 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数-治疗后总分数)/治疗前总分数×100%。临床治愈:疗效百分率95%;显效:疗效百分率为60%~94%;有效:疗效百分率为20%~59%;无效:疗效百分率20%,甚至疗效百分数为负数,甚至发生中风[1]。总有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9岁,从事教育工作。因近几日于家人发生口角,突然感到头晕、头痛、右上肢麻木无力,经医院CT检查脑部无明显异常,血压160~180/90~105 mm Hg,患者家族无遗传病史。患者于2011年10月20日初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见头晕痛,面黄肌瘦,神疲乏力,心烦,口苦口干,纳呆,大便干,小便略黄,舌尖边红,舌苔黄,左脉弦数,右脉软弱无力。证见情志不遂或肝郁化火,则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治以滋液熄风,补阴潜阳。用潜阳熄风汤加郁金10 g,女贞子10 g。5付,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二次温服。二诊,服上药后,右上肢麻木明显减轻,指尖还有轻微的麻木,有轻微的头痛,头晕、心烦、口苦均已消失,饮食、二便如常。效不更方,上药在连服7剂后瘥,随访半年未复发。
4 讨论
中风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控制和减少中风病发生的关键是积极治疗中风先兆证[2]。在传统医学中认为,中风先兆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至火、风、痰、瘀闭阻脑络经脉所致,因此对中风先兆证的治疗应以风、火、痰、瘀为标,调理脏腑及气血阴阳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