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体会
【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男女比例约1.5:1。当因身体条件或主观原因不宜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以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骨牵引保守治疗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8-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粗隆间位于股骨干及股骨颈的交界处,多为松质骨,有关节囊、韧带及肌肉附着,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极少不愈合。但因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全身素质较差,骨折后极易发生卧床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采取保守治疗时定时查房随时观察病情及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十分必要,加强护理亦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院属县级二甲医院,面临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患者,除一部分高龄老人因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还有一部分身体条件允许但传统思想严重、经济条件有限、功能恢复要求不高的老年患者排斥手术内固定,选择保守治疗。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以来,我们尝试着采取持续骨牵引保守治疗该骨折12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年龄64岁-86岁,平均年龄72岁,男性7例,女性5例,车祸伤1例,其余均为跌打扭伤。
1.2 我们按照《实用骨科学》中北京军区总医院分型方式分为顺粗隆间骨折和逆粗隆间骨折两大类。
顺粗隆间骨折线走行方向大致与粗隆间线平行,即自大粗隆顶点的上方或稍下方开始,斜向内下方走行,到达小粗隆的上方或其稍下方,分为4型。
I型,无移位,为稳定性骨折。
II型,骨折线至小粗隆上缘,该处骨皮质可有塌陷或否,骨折移位呈内翻变位。
III型A,小粗隆骨折变位游离骨块,粗隆间骨折移位,呈内翻畸形。
III型B,粗隆间骨折加大粗隆骨折,大粗隆成为单独骨折块。
IV型,除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各成为单独骨折块,亦可为粉碎性骨折。
逆粗隆间骨折线与粗隆间线相反,即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内上方走行,到达小粗隆上方,小粗隆也可能为游离骨片块。
1.3 本组患者顺粗隆间骨折I型2例,II型1例,IIIA型3例,IIIB型1例,IV型4例,逆粗隆间骨折1例。
1.4 治疗方法
1.4.1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外展伸直位股骨髁上牵引治疗 骨折端对位良好或尚可者直接牵引,对位欠佳者可行手法复位,纠正患肢畸形。复位方法:①顺粗隆间型骨折采用牵拉推挤外展法,患者平卧硬板床上,助手三人,一助手双手压住患者两侧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另一助手用宽布带兜住患侧腹股沟向上牵引对抗,第三助手抓住患肢踝关节上方外展患肢30-40度左右向下牵引,纠正短缩畸形。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扶膝内侧,另一手掌置于大粗隆处向内挤压。同时第三助手在保持牵引的情况下逐步内旋患肢以纠正外旋畸形,使患肢髌骨外缘及足尖朝上放置床上,由助手牵住不使其再短缩或外旋。②反粗隆间型骨折采用牵拉挤压外展法复位,即在上述顺粗隆间型骨折整复手法的基础上加两手掌内外相对挤压,使两斜行骨折端对位。最后床头x光拍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如不满意稍加调整到满意为止。两种情况均采用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左右。牵引骨圆针尽量保留长度,两侧平均,在膝关节两侧骨圆针下放置高度合适沙袋,外侧稍高,既能保持外展角度,又能保持适度内旋。牵引前3周每周2次拍片复查,复位良好者继续牵引,不满意早期调整。待髋内翻畸形矫正基本稳定后牵引重量可减为体重1/10,防止过牵。6周-8周后拍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用4kg-5kg重量维持牵引。在治疗期间,可把床尾垫高对抗牵引,患者可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心肺等内脏疾病。同时经常向患侧翻身按摩以防止褥疮发生,并鼓励陪护对双下肢挤压按摩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牵引针眼前期隔日换药,后期只要无明显渗出或肿痛等不适症状,每日予碘伏消毒一次即可。
1.4.2 牵引时间 对Ⅰ、Ⅱ型稳定性骨折,牵引8-10周,然后活动关节,拄拐保护下地,但患肢负重须待12周后,拍片见骨折完全愈合后方可进行。对于不稳定性骨折牵引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但此时还不能下地持重,在床上做膝、髋关节的功能恢复练习,尤其是膝关节,可每日行CPM膝关节功能锻炼以防关节僵硬的出现。再过6周或更长时间,拍片复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确定是否下地负重。
2 药物应用
2.1 中医 骨折前期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