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第3专题《渔父》教学课件.pptVIP

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第3专题《渔父》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渔 父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屈原代表作有 《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 《远游》《卜居》。 返回首页 屈原 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遂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简介屈原的影响 范读、跟读课文 1、自由跟读,标好字词读音 2、勾画文言词句难点,疏通全文。 第1段重点字词: 屈原既放 行吟(于)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何故至于斯 举世 是以见放 “已经”,或“以后”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脸色(古今异义) 形体、容貌(古今异义) 到(古今异义) 全,整个 被   第1段翻译 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湘江一带徘徊,在江边边走边吟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渔翁看到屈原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地步?”屈原回答说:“全世界的人都肮脏惟独我干净,大家都醉了惟独我醒着,因此被放逐。” 第2段重点字词: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沉思高举: 自令放为? 被 行为高出于世俗。 (古今异义) 自令-令自,宾语前置,让自己、使自己。 放-被放逐。 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   第2段翻译: 渔翁劝他说:“圣人不拘泥于外物,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浑浊,为什么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呢?大家都醉了,为什么不吃酒糟饮薄酒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于世俗,以至使自己被放逐呢?” 第3段重点字词: 吾闻之 新浴者、新沐者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音节助词 刚 安:怎么 以:用、让。 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第3段翻译: 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子,去蒙受外物的玷污呢?我宁可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于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渔父莞尔而笑: 微笑的样子。 鼓枻而去: 敲打(名作动) 离开 可以濯我缨 洗 第4段重点字词   第4段翻译: 渔翁听了微笑起来,敲着他的船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他离开了,不再与屈原说话。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返回首页 文本解读 对比的运用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问题探讨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的形象。 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 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 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返回首页 3、探讨渔父这一特定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渔父”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具有特定的中国文化内涵。第一,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第二,“渔”,垂钓不仕;“父”,老年男子,明于得失;“水”,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舟”,小而自由。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