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小人书摊忆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城小人书摊忆往   您如果是上了岁数的呼和浩特市旧城(今玉泉区)人,一定会记得儿时在小人书摊租看小人书的情景。在屋内或摊儿前的长条凳上,年龄各异的读者,个个聚精会神,但从面部表情仔细观看,又各不相同,他们被书中的动人情节所感染,有大哭的、微笑的、愤怒的、愁容满面的……   在读者当中,不全是小朋友,还有大朋友呢。有带着老花镜的古稀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下班后的工人师傅,有解放军战士。在小读者中,偶尔也能看到眼神不定者,原来是想趁屋(摊儿)主人不留意,和小朋友换着看,就是花一本书的钱看两本小人书。   小人书屋(摊儿)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在呼和浩特市的文化史上留下了应有的印迹。   1949年前后,在旧城大西街路南最有名的德顺茶楼(以烧卖、茶点闻名遐迩)门前,有一个王琪书摊儿。据原呼市文联副主席、作家、戏剧家贾勋同志回忆,王先生以出租为主的图书,有比较厚重或分函的线装书,也有品相好的图书。绝大部分是属于比较大众化的武侠类和公案类小说,也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另外,也有一些所谓“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如《啼笑因缘》《秋海棠》等。   这位书摊儿主王琪,操一口山西大同(或左云县)口音,中等偏高的身材,在略黄的面颊上,深陷了几道皱纹。一到冬天,便见他穿起了白茬的皮衣皮裤。引人注意的是他皮袄的领口处,还缀着一颗圆球形的铜纽扣,衬着镶裹的黑边,显得素净洒脱。王先生说话时很轻松很慢,连取书的动作也让人看着着急。他好像永远也学不会商人中那种常见的拉客热情。偶尔也见他同一些老年顾客,眉飞色舞地议论起三国的某个人物,好像也在发思古之幽情,感慨起“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诸葛亮的晚年命运。由于小贾勋和王琪先生熟悉了,有时就去王先生家(先住四眼井巷,后迁入大西街的龙门店巷)租书。当时看的是《雍正剑侠图》和《三剑侠》。到刚解放时,每天一本书的租赁价格是一百元,相当于现在的一分硬币。有一次,为了节省租金,他竟用一整天地时间(即日以继夜)看完了厚厚的一本《封神演义》。贾勋同志认为,王琪先生以一个先行者的姿态,为青城的书摊儿文化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解放后,除了王琪先生的书摊儿外,在旧城又相继出现了刘芳书摊儿和张继明书屋。这位刘摊儿主,是个年过半百的精明老板。刘芳是和老伴儿一起经营,她操一口纯正的东北腔,较瘦,微微弯曲的卷发,显露着她城市人的商家风度。张季明书屋在呼市最早兴建的喇嘛庙——大召的东仓,具体位置在东北角喇嘛印务处南,是一间约25平方米的简易小屋。这位张季明五十五岁左右,高个头略有驼背,他操一口纯正的京腔,性格沉稳。和他一块经营的是老伴儿,瘦小,牙有些掉了,还有较瘦略高的女儿。   在宁武巷一带的金贵书屋等与王琪书摊儿相反,他(她)们专营小人书出租业务。您别小看这不起眼儿的小人书出租业务,比起王琪书摊儿来繁琐多了。每周三和周六的上午,金贵都要到几家新华书店去,查目录,看作者,仔细阅读内容提要,而后决定购买与否,前提是适合儿童、少年口味,对他们有吸引力,这样才能达到在红火热闹之中使孩子们受到教育的目的。新书购回后,先将封面取下,有的摊儿是贴在镜框里,有的是粘在长条纸上(横挂),作为广告便于读者选择租赁。然后,用牛皮纸把新书包好,小人书都要统一编号,除在广告封面和牛皮纸封面书写外,还有一本总目录帐,上面既有书名也有编号。租书最初价格是依小人书的薄厚而定,有一百元(相当一分硬币)一本的,也有一百元租两本的。交一百元拿一本书,另给一张小纸片儿,可用此纸片儿再看一本。1980年以后,是二分钱租赁一本小人书。还要防止互换和丢失。平时自不必说,若逢假节日,几条长凳上能挤坐近百名读者。摊儿主稍有不留意,就会出现有的读者互相交换,达到少花钱多看书的目的。   小人书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国外的;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戏曲的,也有电影内容的。当然,还是属于武侠或神怪之类的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内容的居多。小时候的贾勋观看了《十二金钱镖》《胜英金刀会七义》《峨眉大侠》等成套小人书后,曾和两位要好的同学,竟打算拜在一位镖师的门下习武。这位镖师就是老一辈人熟悉的,家住九龙湾的陈大力。不过,因为家人反对,拜师习武未成事实。   我是在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下午,采访到金贵小人书摊儿的。书摊儿在小召前街路西的158号门前,即原惠丰轩饭馆(当时是延安旅社以北)。墙上挂着九个普通木制镜框,里边贴满了古今中外的小人书封面,每个封面上都有编号。在几条低而长的木凳上,坐着约三十位男女小读者,也有成年人。在装满小人书的两只木箱子旁边,坐着一位年近六旬,看上去很精神,留着分头的人。由于我眼神儿不好,当走到他身边时才发现,他只有一只胳膊,原来是位残疾人,他就是金贵。中等偏高的身材,四子王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