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悔的边缘》《百合花》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初三语文《悔的边缘》《百合花》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悔的边缘》《百合花》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悔的边缘》《百合花》 二、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生字 执拗niù 颀长qí 泯灭mǐn 栅栏zhà 穿梭suō 嚅动rú 煞住脚shā 岔路chà 浓酽yàn 奢侈chǐ 点缀zhuì 讷讷nè 拭汗shì 嬷嬷mó 掂量diān 发髻jì 鹿砦zhài 尴尬gān gà 虔诚qián 忸怩niǔ 耽搁dān 憨厚hān 2、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3、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颀长:(身量)高。 泯灭:消灭;丧失。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者不大方的样子。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掂量:这里是斟酌的意思。 耽搁:这里是拖延的意思。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憎恶:憎恨,厌恶。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作者 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1925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上海文学》编委。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 (二)阅读能力目标 1、了解小说中的讽刺艺术。 2、把握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三)写作能力目标 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思想教育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三、教师建议 《悔的边缘》 (一)如果给本篇添加外在情节结局,文中有哪些道具或者联系点可将这两个人物关联起来? 钱包、地铁口、地铁车厢、三益大厦、公共绿地,等等。甚至根据小说中文字想象年轻人曾到某公司求职,曾有过某种遭遇,老人就是那个公司退休的,都可作情节发生的依托。 详见练习一。 (二)如果把精神、思想上的“馈赠”也看作“送礼”,《麦琪的礼物》《艺术品》《悔的边缘》分别送了哪些礼?都送到了吗? 分别所送为:深挚爱情、纯洁真情;非世俗的艺术品欣赏观;十二万分的善意。《麦》《悔》送到了;《艺》到最后似还未被医生接受,但也不排除已引起他的思想波动。详见练习二及上两课有关练习。 《百合花》 (一)新媳妇最后替通讯员缝补衣服,把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这些行为表达了她的哪些情感? 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对这个年轻可爱的生命骤然离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详见练习一第1小题。 (二)指出本篇的伏笔,探讨其由此带来的好处。指出本单元各篇的伏笔和道具。 1、衣服破洞以及新媳妇欲缝补这破洞。2、馒头。3、新被子铺在屋檐下的门板上。4、新媳妇尤其害怕近身护理男伤员。后有结果,前有原因;前有亮相,后有用途,使故事情节、人物行动、人物情感前后更为紧密地联系、贯通起来,结构更为紧凑,文字更少闲笔。详见练习一第2小题。各篇的伏笔和道具亦见此题及第四题。 (三)通讯员未借到被子,双方都有原因,具体指出这些原因。 特殊情况:新婚才用三天的新被子,一时不太情愿借出。特殊身份(新媳妇、刚走进生活又尚未涉足爱情的小伙子)、双方个性(一方较含蓄,一方不善言辞交际)造成对话失败。 四、课文讲解 《悔的边缘》 (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一位热心的老人为一位“问路”的青年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细致刻画了两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谐相处、乐于向善的愿望。 (二)文章思路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年轻人“问路”的过程和在老人心理上产生的慨叹。 第2自然段——第4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老人为年轻人带路的过程。 (三)重点语句赏析 “阳光下,一个矮胖的花甲老人,一个身材颀长的年轻人,站在那里,目光交接着。两个人心里都涌动着很多想法,却都无法弄明白对方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分析: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画面美和含蓄美,能够激发读者很多的想象。也为下文留下了悬念。 (四)写作特点 从情节来看,并不完整。老人热情为小偷指路,而小偷却偷了老人的钱包。从一般的情节观念说,光是这样还不能说是情节。但在这里,却不了了之,没有后续的发展,更没有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