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单元复习知识精讲 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单元复习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目睹dǔ 弄堂lòng 眷属juàn 大略luè 删除shān
2. 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3. 词语
目睹:亲眼看见。
弄堂:城市里弄,巷子。
眷属:亲属。
大略:大概。
删除:删去。
4. 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品味分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写作能力目标
体会作家精确的、客观的心理描写。
(四)思想教育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三. 教师建议:
(一)本单元节选的鲁迅关于对话艺术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删除不必要之点,只摘出个人有特色的谈话,就可以推见说话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性格,乃至大体长相、说话特点等)。
(二)运用鲁迅关于对话艺术的理论,分析本单元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点,推想一些人的外在形态。
四. 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本文从对话艺术方面把巴尔扎克作品同《水浒》《红楼梦》进行了比较。强调语言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二)文章思路
(三)重点语句
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八月份《文学》内《我的文学修养》)
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分析 《水浒传》、《红楼梦》部分地达到了巴尔扎克的“好手段”,但还不能与巴尔扎克的小说相提并论。其实不只是鲁迅,陈独秀、胡适、俞平伯等人当时都有类似的看法,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一种较普遍的看法。在这一时期,胡适等人虽然提倡白话文学,但对中国已有的白话作品并不满意,并以西方文学为参照标准。以这种眼光来看中国的传统小说,自然不会有太高的评价。在谈及鲁迅的红学见解时,有必要指出这一点。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而世人忽略此言,每欲别求深义,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四)写作特点
文章短小精悍,意蕴丰富。三小段文字从三个不同方面阐述同一个问题:写文章要能从人物的谈话中推断出说话人来。认为对话是人物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之间的交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而所表现的情绪、心态也各不相同。这些都受时间、场合、人的心境、情绪的影响,因此,描写人物语言须把握好特定的情景和人物间的关系,弄清时间、地点、条件和矛盾冲突,使人物的语言符合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性格特征。三小段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例子均具备,很有说服力,使读者印象深刻。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1. 可结合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表意见。如:艺术手法上,海明威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干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和刻画的形象鲜明具体,但是他的主题却含蓄隐晦。
2. 如:“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这几句对话蕴含着丰富的情趣,“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英语Unit7 A man who never gives up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7 Countries and Languages知识精讲 人教四年制.doc
- 初三英语Unit7 The Rewards of Kindness Lesson 3 and Lesson 4知识精讲 教育科学版.doc
- 初三英语Unit7—Unit 9 Review知识精讲 教育科学版.doc
- 初三英语Unit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知识精讲 人教版(新目标).doc
- 初三英语Unit8 Merry Christmas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8 Thanksgiving(I)知识精讲 人教四年制.doc
- 初三英语Unit9 What is it made of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s 1-6复习(语言点)知识精讲 人教版(朗文).doc
- 初三英语Units1—2复习测试题知识精讲 湘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