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IL—6和β—EP的影响.docVIP

腰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IL—6和β—EP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夹脊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IL—6和β—EP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治疗分非手术疗法、微创疗法和手术疗法,经非手术疗法治疗80%~90%的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痊愈。本研究主要观察采用腰夹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39.2±7.3)岁,L3-46例,L4-521例,L5-S124例,其中单侧型47例,双侧型2例,中央型2例;对照组51例,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23~67岁,平均(38.9±6.4)岁,L3-45例,L4-524例,L5-S123例,其中单侧型45例,双侧型4例,中央型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肿瘤、结核、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者。所有均经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1.2对照组进行间歇牵引,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头枕薄枕,牵引重量18kg~25kg,牵引5min,以患者耐受为度,牵引时间30min,间歇放松1min。1次/d,1疗程为10次,疗程间休息2d,连续干预2个疗程。采用YHz-Ⅲ型腰椎治疗牵引床(张家港市日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腰夹脊电针治疗,首先选穴定位,患者男左手、女右手中指第二节两横纹头之间距离用直尺测量为本人同身寸之l寸[1]。患者取俯卧位,做好记录,医者对患者双侧髂嵴高点进行用手触摸,并用40cm长度的直尺连接,腰阳关穴为双侧髂嵴高点之连线与腰椎正中纵线交点处,L4-5棘突之间的凹陷中点用手触之,取少许甲紫溶液用医用棉签蘸做点状标记,并分别做点状标记于L3-4和L5-S1棘突之间凹陷之中点,L3-4,L4-5,L5-S1棘突之间的夹脊穴为分别沿着这个点状标记在后背腰部平面上与督脉走行线垂直方向旁开0.5寸,即共3对6个穴。针尖向脊椎方向与水平面呈45°角斜刺入,刺入深度为1寸。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而定针刺手法,风湿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施行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湿热痹阻型、气滞血瘀型施行慢插紧提泻法;气血两虚型、肝肾不足型施行紧插慢提补法;停止运针为患者感觉局部有温热感或酸、麻、沉、胀感时。用云龙牌针灸针(标准号:GB2024-94),江苏省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直径0.35mm,长度15寸毫针。针尾接上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得电麻仪,型号BT701一IB,每次40min,1次/d,1个疗程为14d。经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3d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两组患者均进行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在医生护士指导下有计划的配合治疗。   1.3血IL-6和β-EP的测定清晨空腹抽取静脉3ml,静置30min,以2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和血清,将其吸取后放入Ependoff管中,置于-20℃冰箱保存备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EP含量。   1.4临床疗效的评价采用改良Macnab标准[2]。①优:症状彻底消失,原来工作、生活得到恢复。②良:症状较轻微,活动轻度受限,基本无影响工作及生活。③可:症状有所减轻,活动受限,有一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④差:治疗前后无改善,甚至加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数据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比较前经变量转换为正态,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采用成组设计,两组间疗效比较采用riddi分析。检验水准定为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出现腰腿疼痛、小腿及足背外侧感觉麻水等一系列症状,主要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等原因导致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可分为手术疗法与保守治疗。手术后患者易发生腰椎不稳,并且对组织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已有研究提示,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疗法能够治愈[3]。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医学心悟》有:“腰痛拘急,牵引腿足”此病多系气滞血癖、风寒湿困、肝肾亏损所致。《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