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中西方文化融合.doc
浅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首绚丽多彩、真挚感人并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交响作品,它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与西方艺术特点,作为“一个阶段、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上成熟的标志”而得到国际公认。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借用西方乐器的优势来表达中国古典乐曲的一次有益尝试,此曲既发挥了欧美音乐的优势,又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在欧美音乐的框架下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越剧)的营养。它是欧亚音乐相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也是中西方文化相融合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一、 《梁祝》题材与曲式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用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内容,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坚守心中神圣的爱情,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最终双双化蝶。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的历史,可谓家喻户晓,并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熟悉。这种以民间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既着重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神特质,又强调出它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不同,民族风格极其鲜明。
在曲式上,《梁祝》大胆采用了欧洲古典的奏鸣式曲式。这和中国古代、近现代的乐曲曲式是完全不同的。它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发展来构思与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单乐章,有小标题。充分体现了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完美结合,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被很多世界音乐评论家称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梁祝》小提琴曲属于协奏曲,主要分为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部分。各部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二、 《梁祝》配器与旋律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首先,《梁祝》在配器上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从整体来看,该乐曲是管弦乐队编制,用音乐夸张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主题,主奏乐器小提琴是典型的西洋乐器,是大型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如在呈示部中的爱情主题音乐,当独奏小提琴从柔和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时,使得多少人为之陶醉。又如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是由越剧过门音乐变化而来,运用了我国民族调式中的E徵调式,用来描写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幸福情景。此类的小提琴独奏体现出来的意境在全曲中比比皆是。因此,用小提琴作为本曲的主奏乐器既用欧美音乐的悠扬完美表现出了《梁祝》的细腻情怀,又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含蓄之美,甚至包含了欧美音乐中罗曼蒂克的抒情。
除此之外,使用频率较高的伴奏乐器还有大提琴、长笛、双簧管、竖琴、铜管等,这些乐器在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内心情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而在整首乐曲中,作者独具匠心地运用大提琴、小提琴音色的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小提琴音色明朗、柔美,表现英台女性形象;大提琴音色浑厚、凝重,表现山伯男性形象。这种音色对比在“楼台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小提琴委婉地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出色地描写了梁祝相会楼台时难舍难分的情绪。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出交响乐效果与民族化特征,《梁祝》充分吸收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等表现手法。还借鉴了中国传统乐器中的某些特殊技法以丰富小提琴的演奏艺术,使得该曲称为中国现代民族化协奏曲形式中得到国际公认的影响深远的名作。
其次,《梁祝》乐曲中的旋律也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美。《梁祝》音乐体裁本属越剧,越剧表演以优美、细腻、纯朴、儒雅见长,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正是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素材基础上加以提炼而成。从《梁祝》的爱情主题开始,它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仅是那如梦如幻的爱情诗篇,也能够在乐曲中找寻到一些越剧名角经常唱到的且为广大群众熟悉和喜爱的唱腔变化。其副部主题更是由越剧过门音乐变化而来,运用了我国民族调式中的E徵调式,用来描写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幸福情景。
《梁祝》整个乐章最为高潮的部分在展开部的抗婚音乐中,乐曲首先由铜管乐用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了祝英台惊慌不安与悲痛欲绝的音调,并通过几个强有力的和弦,表达了祝英台对封建礼教誓死不从、挺身反抗的英勇精神。接下来,祝英台的抗婚音调与残暴的封建势力音调交替出现、铜锣齐鸣,刺耳的音乐惊心动魄,形成了矛盾的焦点,最后发展为祝英台惨烈抗婚的悲愤场面。面对无法改变的悲愤情绪,乐章继而用一段慢板音乐来表现,由独奏小提琴与大提琴互奏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