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高三语文晨读课成为学生的一顿营养早餐.doc
让高三语文晨读课成为学生的一顿营养早餐
摘 要: 晨读课对高三学生的意义恰如营养的早餐之于人体健康的意义一样,非常重大。作者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细心研究最具营养价值的早餐食谱――晨读素材;精心烹调快乐享用美味早――晨读过程;用心策划检查评价早餐效果――晨读评价。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改变晨读课的“三五”现状,让学生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之时,快乐地享用营养健康的早餐――晨读。
关键词: 高三语文晨读课 营养早餐 读什么 怎么读 如何评价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睡前、醒后是人脑记忆的黄金时段。早晨起床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无论是记忆新知识还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整个上午都记忆犹新。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晨读课是语文学习、记忆、积累知识的主阵地。因此,高效的晨读课之于高三学生学习的意义,恰如营养的早餐之于人体健康的意义一样,非常重大。
然而,晨读课的实际状况是典型的“三无课”,即教师无计划、无组织、无评价;学生无目的、无记录、无所谓。在“三无”状态下,老师要么当个牧羊人,放的是自由;要么当“监工”,监的是秩序。学生有读得响的,有读得欢的……热闹有余,严肃不足;有唱读的,有哼读的,有默读的……众响毕绝,早读状况令人担忧。如何让早读课摆脱“三无”课的称号呢?让晨读真正成为高三语文的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这不仅是学生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高三语文教师要攻克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细心研究最具营养价值的早餐食谱――晨读素材
早餐要吃好,吃什么最好?营养师会根据每一个人的个体特点,推荐最有利于个体健康的食谱。同理,晨读课要有收获,读什么是关键。教师要改变无计划的状态,以全面分析本年级、本班级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身心特点为基础,以高考作为学生总的成长为目标,认真学习《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福建高考考试说明》,细致总结近三年福建高考及全国各省高考试卷命题的规律,寻找最合适学生、最能帮助学生实现成长目标――高考的晨读素材。晨读素材主要有八大类:(1)福建高考必考古诗文背诵30篇;(2)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内文言文;(3)福建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4)古代诗歌常识及鉴赏;(5)文化经典《论语》、《孟子》;(6)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7)权威刊物的时政要文,时尚美文;(8)优秀习作,名人名言。
二、精心烹调快乐享用美味早餐――晨读过程
找到晨读素材,明确读什么是第一步。如何将这“食物”有机搭配,让它们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即怎么组织晨读的问题。
1.量的问题。教师应将哪些必读内容有机安排,这就涉及量的问题,通常早自习30分钟,早读的内容应该规定一定的量,这个“量”一定得是学生可以完成的,可以吸收的、适度的内容。因此,每个学期初,教师应该制定一份学期晨读内容表,详细安排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晨读内容。
2.搭配的问题。一份早餐若只有一个菜或一种食物,总是会厌倦,同理,早读内容也该有机组合。比如,可以安排五分钟读高考必考古诗文中的一首诗,或一个100字左右的文段;安排二十五分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时政要文,时尚美文,优秀习作,名人名言。
3.学生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生,组织好学生的阅读目标。对于一般的学生,能完成五分钟内背诵,再读一份推荐的素材,这个营养成分就够其“成长”所需;可是对那些优秀的学生,前五分钟的必背内容他们也许三分钟就完成就可解决了,中间二十分钟的诵读内容对他们而言也许无需这么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应推荐给另一份“加餐”供这些学生早读吸收。
4.方法的问题。正如早餐的烹调方法可蒸、可炸、可烘、可烤,早读的方式也不能单一,可以是默读、齐读、指读、范读,可以是自由读,可以将这些方式“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可以在一节课中穿插一二,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调节运用,变换形式,让学生一会儿齐读,一会儿分组读,一阵子默读,偶尔领读,有时比赛读,有时表演读……
例如,在晨读《将进酒》一文时,我们课前让学生研究十人小组合作朗读方案,有的小组就制订了非常不错的合作表演朗读方案:十个成员走上讲台,排成两排,队列成弧形,先由一个男生出列,大声领读“将进酒”,接着五个男生用雄浑的声调一齐朗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后一名女生用清亮的嗓音个人读“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女生的朗读声刚落,全体成员将一二两句齐读一次。一时间,教室上空升起一股慷慨生悲的韵味。接着男生、女生各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生读得那么自信、那么有力。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句又分角色读,将古人劝酒时的殷勤恳切,意气洋洋读得活灵活现。再女生齐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