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教育的德性与德性的教育.doc
论教育的德性与德性的教育
从我国对人才的传统价值取向来说,“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逻辑原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培育目标。以教育史来看,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隋唐的开科取士,都将之奉为圭臬。建国后,“德育”也一直排在智育、体育、美育之前,而成为众育之首。可以说,教育在履行其培养和健全人的心智时,将“德”看做是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没有变过。
“德性”取自于“德”,也可称之为“德”的衍生,其“性”字强调人之本性、率性和天性。所以,当我们听到“德性”一词时,往往更具有个体感和现场感,教育的“在地性”也更强烈一些。在今天的语境中,德性通常是作为“人”的一种底色而被建构和阐述的,可以说是固本培元之所在;教育,作为“成人”的事业,更有其天然的立德扬性之责。但这种原本简单的秩序,在时下冗杂虚浮的大环境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怀疑。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反思,所谓“德性”,其初衷尚在否?
教育的德性
教育的德性,就是教育的基本伦理操守,是其具有正当性的前提。从最简单的角度说,教育即是按照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基本规律,在社会的公序良俗下,帮助和健全人顺其自然地发展。教育之德,在于它不干涉、不扭曲、不刻意地左右受教育者的发展轨迹,不以自己的意愿替代受教育者的意愿(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论”则犯了这个错误),它具有老子说的那种“水德”,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正善治,动善时”,能以一种濡染的姿态,润物无声地全然发展受教育者的心智。教育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能动性是与被动性相统一的――既坚持因人而施、因势而导,又笃信有教无类,直至促成一个多元、和谐、进步的世界。
可以这样说,教育的德性正是建立于“人”的立场上的。康德是这样定义教育的:帮助幼儿成为独立或生活的人的活动,就是教育。这样的活动必须让儿童自己去了解、领悟作为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责任和行为。但今天教育的德性,或许已经严重偏离了它的定位。一方面,它的能动性反客为主,成为了主宰受教育者前途和命运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许多地区常常出现让孩子强制适应某某教学模式,让孩子无条件接受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管理制度,“以德树人”的价值主张正变得日益空心化和虚无化。孩子本该培养的“德”(不管是公德还是私德)不得不让位于对分数、名次、绩效的汲汲钻营,以至于德育正变成智育的附庸。一旦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抄默、记诵学科知识正成为教师最为乐见的“惩罚”手段;学期末的学生评语上,德育的文字重量,无论是在评定者,还是在被评定者看来,都像是一种例行公事般的可有可无。很多学校也习惯给孩子和家长以某种歪曲的心理导向:只要成绩能提升,为人处世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从模式化的风行,到智育的扩张和侵蚀,教育的德性失去了其原有的秩序性和使命感。它的重心开始严重倾斜乃至颠倒,并作为一种过度僵化和机械的强制力,钳制和窄化学生对未来的选择。
另一方面,教育的能动性却又被极大的消解。它本应有的引导、匡正、润泽等教化功能,往往会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大幅度退却。比如,在2013年全国生命化教育活动的一场公开课中,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教师对一篇名为《一面五星红旗》的小学语文课文产生了争议。大家对空洞、虚泛、苍白的“爱国主义”和教育的“求真”“求实”等价值取向究竟孰先孰后,各执其词。所谓“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从口号标语到内化成一个人精神深处的“底层代码”,其实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4年暑期湖南皇仓中学的军训风波,让人们开始反思学校中军训的种种弊端和短板;全国很多县区(包括笔者所在县区)开始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学校拆并和整合,由此产生的安全、交通、生活、经济等问题,留给了无数深陷其中的学生及他们身后的家长……
回过头来思考,教育被意识形态影响,被经验主义、模式主义左右,被经济思维和市场逻辑牵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很多教师生长于其中,却不知其然。教育的现实遭遇,哪些是它自己的问题,哪些又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每人都分得清。可以说,教育在被世人广泛诟病的同时,其强势、实利、冷峻的外衣下,竟又是它的软弱和无力。所以,教育的德性问题,正是它如何恰如其当地独立、表达和坚守的问题,这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和坚持探索。
德性的教育
当我们对教育本身的价值基座、伦理秩序和存在现实做了梳理后,不妨再微观一些,看一看作为“成人”的德育的境况。从杜威的时代开始,教育的重心就被深切而悲观地描绘为“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今天学校的德育,很大程度上正在重蹈那个时代的覆辙。一个纯净的德育生态,至少应该是去功利化、去行政化。所谓“去功利化”,即是从身心成熟、心智成熟的角度说,人必有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1000道口算.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RB∕T 040-2020.doc
- 2025年艺术学概论.pdf VIP
- 【精校版】2025年高考天津卷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初中历史 2023-2024学年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pdf VIP
- 《2 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docx VIP
- 2023北京八十中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pdf VIP
- 自考10177《设计基础》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pdf VIP
- 戒烟门诊服务及创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