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十章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第十章精选

  元代陶瓷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1.青花 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 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显得十分协调、优美。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青花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是在陶瓷工艺中,自元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   2.釉里红 釉里红和钧瓷紫红釉的制作有关。最初为自然形成的色釉效果,后来则成为人工掌握的一个装饰品种。但是,从元代所见实物来看,这种釉里红有时花色还烧得灰暗,没有达到能够完全控制的程度。 第二节 陶瓷工艺 青花凤首扁壶(元) 青花八棱海水龙纹瓶(元) 青花釉里红花盖罐(元)   元代陶瓷的造型,胎质厚重,多有杂质斑点。常在胎上涂一层护胎釉,俗称“火石底”。陶瓷器皿多大型的作品,可能与贵族统治者嗜于大吃大喝的生活习惯有关。   常见的品种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大盘。盘口有较宽的半沿,底足小,故弧度较大,有浅的感觉。一般作为菱花形,有10瓣、12瓣、16瓣不等。通体作为菱花形的,则是元代特有的形式。②瓶。以玉壶春最为流行。其他各瓶类,也大都以玉壶春为基本形而加以变化。此外还有梅瓶、蒜头瓶、凤尾瓶等。③壶。以玉壶春为基础,加以壶流和把手,流长通腹,柄长通身。④杯。以高足杯为有特色。⑤匜。也是流行式样。除瓷制品外,常见有金银制品和铜制品。⑥炉。腹大,高耳,矮足。   元代陶瓷的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捏雕、绘花等多种。在陶瓷上画花,已成为这时的主流,也是明清陶瓷以彩绘装饰为主的先声。   元代陶瓷的装饰花纹可分以下几类:①花卉。②松竹梅。③鱼藻。④鸳鸯荷花。⑤荷花。⑥山石、海涛。⑦龙凤麒麟。⑧云纹。⑨几何纹。⑩人物。 第二节 陶瓷工艺 钧窑香炉(元)   二、琉璃   琉璃又称瑠璃。在古代时,它常与“玻璃”一词混用。到后来,人们才把玻璃制品称为料器,而琉璃则专指用于建筑砖瓦上的一个品种。   琉璃是一种铅釉陶,在汉代即已普遍制造。显然,它是这种釉陶烧制的发展和演变。六朝时已将琉璃应用在建筑上。唐时还只装饰在屋顶的周边,称为“剪边琉璃”。宋代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具体地记述了琉璃瓦的釉料配方,是以黄丹、洛河石和铜末制成,反映了琉璃的制作在当时已达到成熟阶段。   元代的琉璃产地以山西最著名。此时琉璃已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和寺庙建筑上。从大都出土的琉璃脊兽、瓦当、滴水以及须弥座等构件看,证明当时琉璃釉色的丰富和制作的精美。   元代的琉璃,除用作建筑装饰外,还大量用来制作寺庙的各种器皿。故宫博物院藏有至大元年(1308年)汾阳琉璃待诏任塘刻铭的琉璃香炉,炉身浮雕牡丹、莲花、龙纹等。另一元大都出土的三彩龙凤琉璃香炉,炉身浮雕凤纹,炉顶塑成山形,有一龙盘绕其间,蓝色和黄色琉璃釉相互衬映,形象庄重大方,都是出色的元代琉璃作品。 第二节 陶瓷工艺 三彩龙凤琉璃釉香炉(元)   为了供应贵族统治者染织的需要,元政府曾在一些手工业机构中设立管理染织生产的司或局,规模极为庞大。但民间染织工艺却受到摧残。各地工匠被掳掠集中在官营作坊强迫服役,失去人身自由,沦为工奴。而且这时期桑树也遭到大量破坏。   一、丝织   元代的丝织品中,织金最为有名,称为“纳石失”,或称“纳失失”、“纳失思”、“纳克实”等。此名可能是波斯语的讹译,当时波斯也盛产一种称为“纳石失”的金锦。元代在弘州和荨麻林等地都设有纳失失局。弘州即今原阳,荨麻林在今万全西北。据记载,元时曾从外地移入3300多户回族工匠,他们都擅长织造纳石失的制作技术。   元代金锦生产的兴盛,有其社会原因。首先是由于贵族统治者的享受挥霍,,其次是用金锦作为赏赐物品。此外,也与喇嘛教的盛行有关。   在丝织生产中,四川蜀锦仍很著名。花色很多,有所谓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搭韵、铁梗蓑荷十样锦名目。   元代染织工艺在封建中央和地方设置的专门管理机构中各有分工。   元代的加金织物,可分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制作方法。   元代染织工艺中的丝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材料上多使用金线,“以金彩相尚”;②由于当时中外交通发展,许多著名的外国染织品,如回回锦(又名天方锦)、缅甸锦、波斯罽等传入我国,因而使我国的染织工艺的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而多采用西法。 第三节 染织工艺   二、毛织   元代的毛织极为发达,这是适应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一种染织品。毛织的名目不下六七十种。从制作及用途分,可以分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