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色美食
北京,中国的首都。悠久的历史塑造了其灿烂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北京传统的特色美食,感受十足的京味吧! 1.全鱼宴 盛行的全鱼宴,就是满桌佳肴,清一色的鱼为主料。鱼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用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 全鱼宴有12、14、20、24道菜一桌的,甚至有上百道菜一桌的。主要名贵鱼菜有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鲤鱼三献、家常熬鲫鱼、梅花鲤鱼、油浸鲤鱼、鲤鱼甩籽、蝴蝶海参油占鱼、松鼠鲤鱼、芙蓉荷花鲤鱼、湖水煮鱼、清蒸银边鱼、葡萄鱼、葱花鲤鱼、金狮鲤鱼、普酥鱼、蕃茄鱼片、荷包鲤鱼、煎网白鱼等。 全鱼宴44道菜一桌 2.烤肉 吃烤肉是由蒙族人传过来的,北京人好吃烤肉的习惯,约有上千年,远在明代,宫廷内每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烤肉。但在当代,吃烤肉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对烤肉的热情四季不减。 精选细嫩牛、羊肉,用尖头钢刀切成薄如柳叶的片,加八十余种调料浸淹入味,在特制的炙子上翻烤,撒葱丝、香菜至熟后,就着瓜条、糖蒜、食之十分惬意。 北京人津津乐道于烤肉时,必提及“南宛北季”。这里的“南宛”即是烤肉宛,在宣武门里。上百年间烤肉宛的烤牛肉“肉香溢室,鲜嫩赛豆腐”,备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沿的“北季”烤肉季选料考究,吃法独特,别有一番风味,喜食它的知名人士也有不少,如老舍、梅兰芳、马连良等,溥心畲先生也曾为季氏烤肉题写了“莲池别墅”的匾额。 3.六必居——咸香馥郁的酱菜 六必居历史悠久,声明显赫。相传“六必居”这块牌匾是由明朝大宰相严嵩题写,金字牌匾悬于门上给店堂增色不少。 这里的酱菜以其上乘、独特的口感而大受欢迎,味道较咸,酱香馥郁。 “六必”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以解释为: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香。 4.全聚德烤鸭店——专业打造的鸭类美味 说起北京吃的老字号,全聚德的烤鸭大概不能不说——作为龙头老大的北京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是同行中少有跨出国门经营的老字号之一。一个名扬中外的百年老店,这里的烤鸭外焦里嫩,齿颊留香,确实名不虚传。每只鸭子出炉都有专门的证书,要吃烤鸭得先拿号;厨师还在客人面前表演片皮鸭,感觉很有文化特色。 5.谭家菜 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由于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谭家菜近两百种佳肴,其海味菜最为有名,尤其“黄焖鱼翅”、“清汤燕窝”更有其独道之处 6.京门爆肚王 天一入秋,北京人就自然想起了吃涮羊肉,更有那雅兴的,点着名要去吃爆肚。它虽为小吃,却能雅俗共赏,差不多人人都对它抱有好感,叫上盘肚仁儿、散丹(即百叶),再来一壶老酒,哥儿几个围桌而坐,山南海北地一通神聊,那吃得绝对是津津有味。 爆肚能自立门户,在北京的小吃中独当一面,那还得提当年东安市场开业不久,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当年,有个姓王的在市场中第一个摆出了爆肚摊,这就是沿袭至今的爆肚王。那时候,往往天一擦亮,全家人就齐上阵,先是从朝阳门外的“汤锅”(指屠宰牛羊的地方)里买来新鲜的牛羊肚,然后拿到井台上去一遍遍地洗,尤其是到了冬天,水凉刺骨,双手被冻得红肿红肿的。最后,还得步行五六里路把洗干净了的牛羊肚送到东安市场去应市。就这样,爆肚王在京城的名气与日俱增,回头客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40年代,这家铺子就搬出了市场。这以后,便就有了朝内小街的西德顺及爆肚王。至今,老店依然是春风得意,顾客盈门。 7.燕市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特殊风味小吃,本身有股子酸溜溜的味儿,对它,就如同长沙火公店的炸臭豆腐,一般外地人轻易不敢沾口,可老北京人却都喜欢喝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里,配上碟儿细咸菜丝儿或八宝酱菜,两碗下肚,热汗淋漓,既治感冒又开胃,别有风味。 9.铜嘴大茶壶 看过电视剧《铜嘴大茶壶》的人大概都会记得,北京人艺老演员牛星丽在剧中扮演的主角就是手持大茶壶卖茶汤的。 要说,茶汤究竟属于哪朝哪代的发明,这大概谁也难说清,不过,多少年来,甭管是哪朝哪代,逢年过节,这茶汤便总是在庙会上一显身手,惹得一群群大人孩子睁圆了一双惊奇的眼。您看,那卖茶汤的桌子上,放着把锃光瓦亮的大号铜壶,壶嘴、壶把、上口、底足都镶着用黄铜雕刻的花纹,壶体两侧各镶着一条金鱼在小草中游动……等到炉火烧旺的时候,只见壶中开水翻滚,热气腾腾。更有意思的是,您再看眼前这卖茶汤的大师傅,两脚分开,双臂摆平架势,一手拿碗,另一只手搬壶倒水,碗口距壶嘴儿足有一二尺远,眼见那冒着热气的开水由壶嘴儿喷射而出,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碗中,且点滴不漏,动作准确优美。其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