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第一讲 诠释考纲
高考资源网/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把握一些诗歌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意象及构成的意境,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和作者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3.诗歌鉴赏题回答的表述技巧。
?第一讲 诠释考纲
教学目标:w.w.w.k.s.5.u.c.o.m
1、掌握考纲考点
2、掌握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真题引路
【例】(2007·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祜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案】颔联:(I)“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属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I)“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求就王安石《示长安君》中间两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怆情”这种情感的。所谓“怆情”就是悲怆之情。通观全诗,此处主要指兄妹相见之难、离别之苦。解答这道题,先找切入点,再作具体分析。切入点有两处,一是哪些地方能表达“怆情”,是“如何”表达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颔联写兄妹久别重逢相聚,谈笑风生,“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自有一番悲痛在心头。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相阻隔,更为即将远赴异国与亲人相别而伤情。过去是三年湖海久隔,而今是万里尘沙远离,诗人以时空交叉的方法极言兄妹相见之难,分离之苦。整体把握了诗句的情感,再结合具体词语不难作出分析。先说颔联:“草草杯盘”“昏昏灯火”用叠词来渲染离别的凄惨情景;“供笑语”“话平生”写相见之乐,千言万语道不完,可惜分别在即,悲从心来,此处以乐事写悲情。再说颈联:“自怜”与“又作”强调内心的不舍和长久分离的无奈;“湖海”写阻隔,“尘沙”写路途艰险;“三年”说时间之长,“万里”说距离之远。字字蕴含“怆情”。作答时宜分联逐句赏析。应特别注意湖南卷诗歌题摒弃诗歌仿写、续写赏析的题型,开放性比较大,2008年仿写、续写赏析的题型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三、考点诠释: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高考选材特点
(1)从诗歌的时间上来看,唐宋诗词和元曲,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
(2)从诗歌的体裁上来看,以近体诗为主(律诗和绝句)
(二)高考命题趋势
(1)考查的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2)古诗鉴赏题在命题及答案上呈开放型考试中古诗词鉴赏的开放性,即命题角度的不确定性,学生思维的多面性,答案表述的自由性。但“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失误及矫正〗学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最易犯的就是粗心大意,忽视问号的个数,以致回答不全面或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的。不注意提问有先后顺序,结果答案表述思路不清晰。回答时应注意: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显信息和潜信息,明确要求回答的角度。回答关键看问号,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忌乱答一通。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答,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简明,条理清楚。 ,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
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
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审题。
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
答案为:“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4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doc VIP
- 路基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 大模板.docx VIP
-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氦气纯化器与纯化方法.pdf VIP
- 抢救药品相关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 JGJ 160-2016知识培训.pptx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2024版新教材)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4.2 Part A Let’s learn&Match, act and guess课件.pptx
- 2025届高考散文一轮整体复习:写人叙事类散文——《放牛记》全文详解+课件.pptx VIP
- 热力管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体系.pdf VIP
-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