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汉语的节奏.doc
谈汉语的节奏
[摘 要] 汉语节律学就是专门研究怎样运用汉语节律手段来加强表情达意的力度和精确度的学问,有人也把它称做汉语的“语音修辞学”。这是一门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学科,近年来引起了大批学者的研究兴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汉语节律的诸特征中,节奏是其灵魂,因而揭示节奏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汉语节律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汉语;节律;语言文学
一、节奏的定义
节奏一词虽很熟悉,但定义起来却众说纷纭。有的太概括而不及本质,有的只列举而缺少提炼,有的零碎而不完整。综合诸家学术,再联系语言实际,我以为节奏是为表情达意的需要,以重音为核心的运动节拍在整齐交错中自然推进的完整韵律形态。
其实,理解节奏可以从“节”和“奏”二字的含义入手。“节”,《说文?竹部》:“节,竹约也。从竹,即声。”竹约即竹节,引申为段落,节奏中段落就是节拍。“奏”,《说文??部》:“奏,奏进也。”本义当为进献神祖,引申泛指“进,奉献”,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又引申为“推进”,如“奏刀?然,莫不中音”。所以,节奏就是节拍的推进。节拍、推进是节奏含义里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节拍不成节奏,没有推进也不成节奏,二者缺一不可。
二、汉语节奏的形式
认识的角度不同,汉语节奏形式的类别必然不同。
1、根据汉语节拍重音核心成素在不同语言层次上的不同,汉语节奏的形式有:1.声韵配合式,2.平仄相间式,3.句子重音式,4.段落重心式,5.文章主旨式。
1、声韵配合式
这是汉语最基本的节拍形式,是构成汉语复杂节拍的基础。在这种形式里,声母往往因成阻除阻用力较大,韵母则是余气的渐释,因而渐弱,这样在汉语的音节里便可以形成以声母为重音核心的节拍。
汉语声韵配合的形式,至少在有韵文出现的时代,人们就能从感情上认识了,而反切的兴起表明这种感性认识更全面,更自觉了;后来韵图的出现则是对汉语声韵感性认识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
2、平仄相间式
如果说声韵配合是汉语音节内的节拍形式,那么,平仄相间则是汉语音节之间的节拍形式。在普通话四声中,阴平(55)、阳平(35)是高调,作平声;上声(214)、去声(51)是低调,作仄声。音节平仄相间是汉语重要的节拍形式。成语大多能做到平仄相对,因为书面成语是经过作家锤炼的,口头流传的又经过众人长期的琢磨,都加工的平仄有律了。
值得一提的是,格律诗的平仄相间是以气群的划分为前提的,且特别强调气群停延前一个音节的平仄,这就是诗论里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另外,黏则产生“同声相应”的回环往复美,即“韵”之美;对则产生“异调对立”的抑扬美,即“和”之美。
3、句子重音式
当组词成句进行交际的时候,要遇到句子重音。语句重音在语法结构的基础上跟着句子内容走,朗读前,读者首先要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找准作品中应该特别强调的语意焦点,这样方能确定强调重音,如“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重音核心应在“来”“近”上,这样才表达出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重音找错了,意思也就表达错了。因此,朗读时心中要有潜台词,重音落在哪里,是由潜台词决定的。a、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都德《最后一课》)b、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a的重音落在“挺”字上,潜台词是“他讲得很清楚,可我还是听不懂。”b的强调重音落在“讲”字上,潜台词是“做起来可难啦。”这样在一个句子里以句重音为核心,其它则自然而读,于是就可形成句子节拍了。
另外,在快板、诗歌等文艺形式中,为了加强节奏感而形成的节奏重音是不起表意作用的。如“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叽里咕噜滚下来。”每个节拍的首音节上的字都重读,这就形成了节奏感很强的快板形式。
根据汉语节拍推进方式的不同,汉语的节奏形式有:1.递抑式,2.递扬式,3.抑扬式。
1.递抑式
节拍中的情绪流随着景物、清洁度转移而愈益伤感、低沉的推进方式即是递抑式。如《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全文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羁旅愁思越来越明,越来越浓,尾句“断肠”一词,其极度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它是前文秋思之情自然推进的结果。这种节奏形式容易沉静人,引起人们更多地思考生活。
2.递扬式
节拍中的情绪流随着景物、情节的转移而愈益兴奋高昂的推进方式即是递扬式。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先从生长环境侧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在从正面直接描写白杨树达不平凡,从描写外在的形到描写内在的神,然后再由树及人热情赞颂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团结向上的精神,可见每部分的情绪流逐层推进而渐达高潮。这种节奏形式容易鼓舞人,激起人们更加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