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导尿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ppt

导管、导尿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管、导尿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要性 医院感染工作涉及面广,每一小环节做不到位就有可能酿成不良后果,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安危、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是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文件 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3年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2年 《消毒管理办法》 2003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6年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三种穿刺法比较 锁穿优点:1.穿刺部位骨性解剖标志明显,易于 定位 2.容易固定 3.感染发生率低 缺点:1.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可能致死 2.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颈穿 优点:操作难度较锁穿低 且气胸、血胸发生率更低 缺点:1.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可能致死 2.不易固定 3.感染发生率较锁穿高、低于股穿 股穿优点:局部无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缺点:毗邻尿道、会阴,感染发生率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3.宜采用2%氯己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二、插管后 1.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二、插管后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 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程 三、培训与管理 1.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一BSI)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2.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4.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程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5.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7.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操作规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插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 F,女性宜选14 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膀胱阻塞无法排尿时; 尿失禁且会阴周围有皮肤破损之情形,或临终护理解决病人尿失禁的情形; 为了准确监测病危病人尿液输出量及尿液之收集; 协助外科手术及麻醉之进行 二、插管时 1.使用0.05%~0.1 %聚维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1)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