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复习指导
编者按:文言文向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既多又杂,而且散见于教材。因此整理、复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令广大考生深感头痛的事情。本刊急考生所急,特别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及诗歌鉴赏四个方面入手,“烩”制出这道特制的有关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的“拼盘”以帮助考生备考。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考试说明》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能力层级为B。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2003年)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03年)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2002年)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001年)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2001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薛吉辰)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测试形式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