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概述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向有“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和“南戏遗响”之称。因主要流传于古称兴化府的福建莆田、仙游一带,故其原称为“兴化戏”。根据文献《莆仙戏曲》记载,莆仙戏与唐宋大曲和宋元南戏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现在民间除了菩萨诞辰、结婚、做寿、丧事等传统的红白喜庆节日之外,还有“拜忏” ①、商家开业等仪式活动都有请戏班来演戏的习俗。早年的莆仙戏戏班演员只有7-8个人,而现在最多的可以达到20多人(此数不包括后台人数)。戏班在演出前有一个惯例打“三通锣鼓”,继奏一曲“思娘家”。开演的“头出戏” ②往往都是比较热闹的折子戏;接着演“透场” ③,多数是演大团圆的本子戏;其次演“末出” ④,“末出”戏往往不化妆,并且演出的大多都是富有讽刺性的滑稽而风趣的生活小戏,令人捧腹大笑;最后为“第三出’ ⑤,后来因为演出的时间过长,演员和观众都比较累,因此就把“第三出”省掉,只演“头出”、“透场”和“末出”了。因此,现在的“一场三出”也和过去的“一场三出”有所不同。
一、莆仙戏的表演艺术与传统剧目
在莆仙戏的形成初期,莆仙戏的戏班里只有7、8个人,有5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到了宋代,莆仙戏的戏班里发展为7个行当(生、旦、靓妆、末、丑、外、贴),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表演基本功集中在步、手、肩3个部分,寻求头、身、腰的配合。其中,步伐有三步行、碟步、摇步、拖步、挑步、云步等。旦角的“碟步”最具特色,又分为“细碟”、“中碟”、“粗碟”3种,均表现古代女子婀娜的走步形态。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曲目,如《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等。莆仙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鼓、笛以及大胡、月琴、三弦等。其中笛又分为“笛管”与“梅花”。莆仙戏的一大特色就是伴奏乐器,先期是以管乐和打击乐为主,也包括了唢呐、笛、管、大锣、小锣、沙锣、大鼓、文鼓、三板、撤板、大钹、小钹等,到了后来又渐渐的加入了丝竹乐器,如大胡、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等等,使戏曲显得更加动听。戏班使用的曲谱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简谱或五线谱,而是传统的工尺谱。他们在演出的时候,就把“戏谱”挂在鼓师的前面,唱完一页再翻一页。因此在这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掌鼓的人,因为戏台上演员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鼓师所给的节奏来进行,因此鼓师直接关系到整台戏的演出。
莆仙戏在开演的半小时之前,有所谓的打“三锣鼓”的惯例。“三锣鼓”的本意有二:1、是通知观众来看戏,附近的群众听到“三锣鼓”的声音,就知道戏要开演了,要看戏的就会及时到场。2、是催促所有的演员,要抓紧时间化好妆,并在“三锣鼓”之前到后台集中,做好开演的准备。但是现在,莆仙戏的演出,不论是在剧场内的舞台上或是在露天的戏台上,都没有再打“三锣鼓”的旧习俗了。
二、莆仙戏音乐来源及其特点
莆仙戏音乐又被称为“兴化腔”,音乐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的歌舞百戏、唐宋大曲、诗词音乐和当地的宗教音乐等等。
莆仙戏音乐为五声音阶。徵、商调式最多,其次是羽、宫调式,而角调式较少。唱腔曲牌中的转调,以下五度转调为常见,特别是以fa作为骨干音出现时,就向下五度转调,还有以sol当do(即以徵为宫)等转调手法。因兴化方言的特殊性,大唱腔的旋法上,常有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九度、十一度的大跳和上、下滑音的装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莆仙戏音乐中的宗教音乐。莆仙戏音乐中,把民间做道场、法事的音乐称为“筵下音乐’ 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道教、佛教、三教⑦吸收了莆仙戏音乐中的部分音乐来丰富道场或者法事音乐,这就使莆仙戏音乐和原本的宗教音乐相互吸收和融合。现今,莆仙戏音乐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来自于宗教音乐的唱腔。
在莆仙戏音乐中“犯调”也是很重要的,当某个曲牌不足以表现的时候就会使用“犯调”的方法来解决。有些曲牌中只有“一犯”,但有些曲牌就会多至“九犯”,甚至更多。它有3种不同的手法:1、对原来的曲子进行变奏;2、将原来的曲调进行变调;3、对整首曲子进行整体的改变,增加其他曲牌的唱腔,把顺序调换。这种音乐形式在莆仙戏音乐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法。
三、莆仙戏的唱腔以及曲牌结构
莆仙戏音乐继承宋词“令、慢、引、近、序、三台”等特点。“慢”体的曲子属于“引子”(散板曲),如〔慢〕“令”体的曲子既属“引子”散板曲,如〔新水令〕又属“过曲”(上板曲),如〔浆水令].[蛮牌令」;“引”、“近”、“序”、“三台”体的曲子属于“过曲”(上板曲),如[太师引]、[好事近]、[莺啼序]、[祝英台]、〔古轮台].〔高阳台〕等。莆仙戏和南戏一样都吸收有诸宫调的结构,其形式也很相近。
1、宫调。调性服从剧情人物性格、情感、行当表演的需要。
2、短曲联套。套曲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