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静: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第2课 文献和考古中的夏文化 《全球通史》为什么从商朝讲起? 我们如何得知夏的历史? 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文献中的夏文化 ■ 考古中的夏文化 第2课 文献和考古中的夏文化 文献释读夏的地域 材料一: 伊 (伊水,河南境内)洛(洛水,主要流经河南)竭而夏亡。 ——《国语·周语上》 自洛及伊,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 ——《史记·周本纪》 问题1:释读文献,找出夏朝的地域范围。 洛水 伊水 文献释读夏存在的时间 材料二: 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竹书纪年》 禹(指夏)四百三十一年。 ——《易纬辑览图》 问题2:释读文献,找出夏朝的存在时间。 文献释读夏王朝的特征 材料三: 夏后氏官百。 ——《礼记·明堂位》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 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尚书﹒甘誓》 (郑玄注:六卿者,六军之将) 问题3:根据文献,夏王朝有哪些特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紀……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文献释读夏王朝的特征 材料四: 问题4:根据文献记载,夏朝建立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禹 启 禅让 世袭 打败 蚩尤 禅让 治水有功 禹之子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文献释读夏王朝的特征王位传承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也,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晋盗墓者发现,后为官方收藏并修订。 问题5:这三段文献中的记载有什么区别?既然是相同的历史事件,为何文献的记载不同? 问题6:利用已知文献研究夏史,是否能提供最真实可靠的结论? 材料五: 史学界疑古思潮 1959年夏,72岁高龄的考古学家徐旭生亲自奔赴豫西地区,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 。此后考古学家前仆后继,田野发掘工作持续四十余年,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二里头文化所处的时间范围:约BC2070 ——BC1600 年。 (碳14测定) 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宫殿基址 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 宫殿 二里头遗址中,宫殿的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以上。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玉器 兽面纹铜牌 镶嵌有200多块绿松石 二里头文化时期出土玉器种类繁多,大多作为礼器或祭器,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钺:长11.3厘米,宽7厘米 绿松石龙型器 由2000多片绿松石组合而成,总长70.2厘米。 图为1987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三足铜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 青铜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 陶器 二里头出土大量的酒器(有铜制、陶制)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头文化 社会生活 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石镰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铲、骨铲和蚌镰等。木质的耜也是日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可谓“六畜俱全”了。 ——《考古发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 夏的考古发现 偃师二里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