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本选修3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复习课程教案.docVIP

2015人教版本选修3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复习课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人教版本选修3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复习课程教案

选修3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2、了解中东战争的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国际: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国内:南北两个政权历史: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现实:美国出于争霸需要,插手朝鲜内战(1950.61953.7)朝鲜内战的爆发时间:1950.6.25内战初期战况对北方有利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原因:视社会主义阵营为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维护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表现:影响:战争性质变化:战场形势变化: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原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朝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向中国提出请求苏联愿意向朝提供大量援助过程:第一阶段1950.10——1951.6?。中朝军队五战五捷,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第二阶段1951.7——1953.7。边谈边打, 1953.7,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原因:中、朝人民的英勇作战;国际援助;战争的正义性。 3、性质:“二战后以东西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对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军队,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时机。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义国家企图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冷战加剧,由削弱到扶植日本对苏联:有利于苏联恢复发展经济与科技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巩固了苏联对北朝鲜的控制;有利于苏联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对抗。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改变对日本的政策,削弱扶植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的基地。对冷战格局:加剧两极对峙。地理上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在二前是法国的殖民地。—— 战场主动权。 ⑷ 结束:1973年,美越签署停战协定。 3、结果及原因: ⑴ 结果: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取胜,美国失败。1973年,美国撤军。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 ⑵ 原因: ① 越南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② 越南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利用有利地形,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游击战争); ③ 越南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大力支援; ④ 美军陷入越战泥潭,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4、实质及影响: ⑴ 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军事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