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doc

商场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场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商场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超市促销的经济学原理 商家促销的背后蕴含着许多经济学原理, 例如,满100.送100.“满300送100”、“满600送300”等等,以及打九折.八折.七折甚至打五折,那么商场为什么这样做,会不会赔本呢?摆在显著位置的,是那些更容易勾起人们购买欲望的商品 1.首先促销商品摆在显著位置的,是那些更容易勾起人们购买欲望的商品.并且消费者来到商场本身已付出了包括时间和精力在内的逛商场而增加的边际成本。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商场其他商品的销售额.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足以抵消少量特价商品的支出。 2.促销商品的选择既然促销对商家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商家所有的商品都会在促销期间打折降价呢?显然不是。在商场、超市的促销商品名单中.8O%以上都是服装、鞋帽、休闲食品、儿童用品、小家电等等。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按照拉姆齐定价法的原则.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降低价格销售会使企业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提高价格才会使企业总收益增加。原因很简单,前一类商品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因此降价会使销售量增加得更大,因此使得作为价格和销售量乘积的总收益变大:后一类商品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提高价格,销售量减少得很小.因此总收益也会变大。所以.商家才选择那些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降价促销.从而增加自己的总 - 1 - 收益。没有哪家商场选用食盐、火柴之类的商品去促销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促销商品都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呢?笔者发现在一些超市的小米、鸡蛋等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也位列其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要从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来分析。这些商品是居家过日子必备的.而购买这些商品的也往往是一些家庭主妇和老年人。这些人收入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商品对他们来讲,需求价格弹性相对也较大.同样会起到促销的效果。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老年人排起长队购买促销鸡蛋.商家也因此赚了更多的人气。有些商品的确会给商家带来亏损.但这要从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来解释。这些亏损商品与其他商品构成了经济学上被称为“需求上相互联系的商品”,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互补关系。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家亏损的商品时,往往会产生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而其他商品所带来的利润要远远大于这些商品所带来的亏损.因此从整体上看,商家仍是盈利的。另外,从促销商品的品牌来看.商家选择的往往是一些没有名气、没有太大品牌价值的商品。大商家与一些小厂家比起来,无疑具有更大的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它完全可以强迫那些厂家在特定时期降价促销。而那些生产者为了维护与商家的关系.也不得不忍痛让利降价。 3.价格在促销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宣传:购物满999元,返现金lO0元:满1999元,返现金200元;满4999元以上.返现金450元~2000元。也就是说,消费额越高,折扣越高,商品的实际售价越低。这在经济学上属于二级价格歧视.即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对商品实行二级价格歧视.部分消费者剩余 - 2 - 会被商家占有。比起按照统一价格销售商品,商家能够大大增加自己的利润。 4.商家促销的博弈分析按照以上的分析.似乎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占尽了便宜。但实际上商家的促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平时的销售为代价的。这种促销活动是各个商家在利益上相互博弈的结果。假设只有甲、乙两个商家。如果它们都不降价促销.消费者无从选择,只有高价购买商品.因此它们的收益各为lO00。如果乙不促销而甲促销,那么乙的收益减少到600.甲的收益增加到1200。如果乙促销而甲不促销,结果便会相反。如果甲、乙都促销,由于促销需要支出促销费用,他们的收益都降为800。根据博弈理论.甲、乙商家都在追求最大收益。因此,无论对方的策略是什么.促销都是它们的惟一占优策略.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受损。于是最后形成了甲、乙收益各为800的占优策略均衡。而收益lO00与收益800之间200的差额.实际上是促销活动所付出的代价。这就是非合作性博弈“囚徒困境. - 3 -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篇二: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定本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考评,建立公司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工作素养和整体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防止和纠正部门和员工渎职、失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公司绩效目标管理的达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部门和员工的各级考评、各类行为规范的考核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或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