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影像大纲范例.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第六版 主编:吴恩惠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包括了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超声等,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本教材主要用于培养通科医生,遵循教材“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编写原则要求。 《医学影像学》第6版是在第5版基础上修订,对眶架进行了调整,第6版分为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两篇,以表示二者的差别和提高对介入放射学特点及临床重要地位的认识。在影像诊断学一篇中对成像技术与临床、循环系统、乳腺章节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在每一章器官疾病诊断之后增写了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与优选,以便对诊断器官的疾病能选择最是适宜的检查方法。此外还增编了小儿影像诊断学。 教学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二、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按“少而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了影像学诊断的应用原理、检查方法、观察与分析方法以及诊断原则、影像诊断的价值与限度及各系统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与诊断水平。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图像来反映解剖、生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并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具,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X线片、幻灯及与之相应的解剖和病理标本、挂图、实物、模型、录像和电影等手段。要把诸影像表现同解剖学及病理学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对多种影像的成像解剖基础与病理基础的理解。 四、本课程教学时数的分配: 按目前卫生部医学专业教学规划规定,影像诊断学授课时数总学时68,其中理论课为32,实验课为36。 单 元 理论+实习(学时) 1、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X线、CT、MRI)及总论实习—幻灯教学) 4+3 2、骨骼和肌肉系统(含X线、CT、MRI等) 4+6 3、呼吸系统(含X线、CT、MRI等) 4+9 4、心脏与大血管(含X线、CT、MRI等) 2+3 5、消化系统(含X线、CT、MRI等) 5+9 6、泌尿、生殖系统(含X线、CT、MRI等) 2+3 7、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含X线、CT、MRI等) 3+3 8、超声成像(总论、心超、腹部超声) 6 9、介入放射学 2 10、合计 32+36 2009年5月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6 X线、CT、MR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6 一、目的与要求: 6 二、教学内容: 6 三、专业词汇 9 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 10 一、超声检查技术 10 二、心脏超声 10 三、肝脏 11 四、胆道 11 第二章 骨骼和肌肉系统 12 一、目的与要求 12 二、教学内容 13 三、专业词汇 14 第三章 呼吸系统 15 一、目的与要求 15 二、教学内容 15 三、专业词汇 17 第四章 心脏及大血管 18 一、目的与要求 18 二、教学内容 18 三、专业词汇 19 第五篇 消化系统 20 一、目的与要求 20 二、教学内容 20 三、专业词汇 22 第六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 23 一、目的与要求 23 二、教学内容 24 三、专业词汇 25 第七章 乳腺(自学) 26 一、目的与要求 26 二、教学内容 26 三、专业词汇 27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 27 一、目的与要求 27 二、教学内容 28 三、专业词汇 29 第九章 头颈部 30 第一节 眼部 30 一、目的与要求 30 二、教学内容 30 第二节 耳部 31 一、目的与要求 31 二、教学内容 31 第三节 鼻与鼻窦 32 一、目的与要求 32 二、教学内容 32 第四节 咽部 33 一、目的与要求: 33 二、教学内容 33 第五节 喉部 34 一、目的与要求 34 二、教学内容 34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略) 35 第七节 颈部 35 一、目的与要求 35 二、教学内容 35 第十章 儿科放射学(自学) 36 第十一章 血管及非血管介入技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