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菌类生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藻菌类生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子座横切面: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半部埋于凹陷的子座内。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有数个线形的子囊孢子。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不育部分则完全见不到子囊壳。 * 产地:全国大部分省区分布,现多人工培育,菌核埋于土中,寄生于松属植物根部。菌核: 当环境条件不良和繁殖时,菌丝紧密缠结在一起形成坚硬的核状物,称为菌核。 以菌核入药的有:茯苓、猪苓、雷丸 目前有栽培和野生两种,栽培产量较大,并以湖北、安徽为多,故有“安苓”之称。野生者以云南为优,称“云苓”,习惯上以云苓质优。 目前有栽培和野生两种,栽培产量较大,并以湖北、安徽为多,故有“安苓”之称。野生者以云南为优,称“云苓”,习惯上以云苓质优。 * 粉末加α-萘酚及硫酸,团块即溶解,可显橙红色至深红色。不含草酸钙结晶。 * 性 状 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 体重,质坚实, 断面颗粒性,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质重坚实、外皮黑褐色、有光泽、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齿力强者为佳。 茯苓个 茯苓块 块片状,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皮 不规则的薄片,断面有小孔洞,外表棕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 质较松软。 茯苓伪品: 1、嚼之不粘牙; 2、镜检见众多淀粉粒; 3、用K-I显蓝黑色 猪苓 第九章 蕨类生药 蕨类植物生药特征: 1)具根(不定根)、茎(根状茎)、叶(小型叶、大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 2)繁殖器官为孢子囊(孢子囊群),此为鉴别蕨类植物门的最明显依据; 3)根茎上的叶柄残基中维管束数目、类型及排列方式的区别,可做药材鉴别依据 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黄酮类、生物碱、酚类化合物、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海金沙: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孢子。性状:呈细粉状。棕黄色,质轻光滑,置手中易从指缝滑落。气微,味淡。能浮于水面,煮沸则下沉。置火中易燃,有闪光及爆鸣声,无渣残留。 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性状:表面深棕色,密被金黄色绒毛,表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残基,下面残存黑色细根。质坚硬,不易折断。(狗脊片) 骨碎补:槲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性状:呈扁平长条状略弯曲或扭曲,多分枝;表面密被棕色钻状披针形细小鳞片,柔软如毛,边缘具睫毛,火燎后鳞片焦灼并脱落,成棕褐色,断面红棕色。质轻脆。 绵马贯众 【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 【采制】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形状:长倒卵形,常纵剖为两半;表面:黄棕色之黑褐色,密布整齐的叶柄残基和膜质鳞片;断面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气味:特异(口诀:绵马贯众倒卵形,鳞片膜质柄密集。硬脆断面点环状,淡涩苦辛气特异) 绵马贯众 【成分】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及绵马酸类,此外尚含三萜类如粗蕨素、羊齿三萜、绵马三萜,鞣质、挥发油、树脂等。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和杀虫的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1、乙醚提取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红棕色(静置)→红棕色↓(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2、取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1%香草醛溶液及浓盐酸(镜检)→间隙腺毛呈红色 【功效】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鲜用,一年后失效。 植物形态 性 状 特 征 显 微 鉴 别 1.表皮 为1列外壁增厚的小型细胞,常脱落 2.下皮 为10余列多角型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 5.基本组织 排列疏松 4.间隙腺毛 细胞间隙间有单细胞间隙腺毛,头部呈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 5.周韧维管束(网状中柱) 5-13个,环列,木质部位于维管束中心,韧皮部环绕在木质部四周 6.内皮层 扁小,1列,凯氏点明显,有油滴散在 7.中柱鞘 薄壁细胞1-2列 8.薄壁细胞 含有棕色物和淀粉粒 叶柄基部横切面组织构造 化学成份 本品主要含间苯三酚类(绵马精)、萜类及黄酮类、东北贯众素成分。 绵马精存在于间隙腺毛内,性质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以及绵马酚,绵马次酸等。 本品鲜用效果较好,贮存一年便失去有效成分而无效。 【附注】据统计,全国作贯众入药的原植物有11科58种,均为蕨类植物。其中主要有紫萁、狗脊蕨、荚果蕨等。此类药材主要根据叶柄基部维管束数目及排列方式来加以区别。 上端钝圆下端尖,倒卵圆形稍稍弯; 外表黄棕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