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与祖居地邓州的不了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仲勋与祖居地邓州的不了情.doc

习仲勋与祖居地邓州的不了情   习仲勋是从陕北黄土地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出生地陕西富平已广为人知。而他的祖居地河南邓州(1913-1988年称邓县)则不大为人熟知。对于邓州,习仲勋一直怀有浓浓的故土情怀。他生前十分牵挂祖居地,并与邓州十林习营村宗亲及邓州乡亲常有来往。   家乡多名族人投身革命   明洪武初年,因兵荒马乱,年成不好,习仲勋的先祖习思敬从江西新干迁徙到河南邓州十林镇习营村。清朝末年,南阳一带连遭大旱,加之匪患猖獗,乡民纷纷远逃。习仲勋的祖父习永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家人几经辗转,来到了陕西富平淡村乡附近的南堡子定居下来。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5日,属习氏谱系“中”字辈,按辈分取名中勋。1926年,习仲勋在就读高小时,老师认为“中勋”含有“中国的元勋”之意,遂给“中”字加了个“人”字旁,取意为人中正、处事公道。在求学和劳动之余,习仲勋经常听到祖辈谈及河南邓县的故乡逸事,从小就对祖居地邓县产生了向往和思念之情。   习仲勋投身革命后,先后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1939年,习仲勋听说老家邓县十林习营村有个族叔叫习宗斌(曾用名习子中),进过高等学堂,是个人才,有思想有文化,曾在国民党部队当营长,因看透国民党的腐败,遂返乡务农。后在内乡别廷芳部属的威胁利诱下,做了挂名的民团副团长。从广纳人才、扩大革命队伍及统一战线等方面考虑,习仲勋曾三次写信邀请习宗斌去关中工作,但由于当时通讯交通不便等原因,习宗斌最终未能成行。   对习仲勋的革命行动,邓县习营村的父老乡亲也逐渐由不理解到理解,由同情到支持。习正兴是习仲勋的族侄,1935年春来到陕北。当时习仲勋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在详细了解习正兴的情况后,安排他做军需工作。习正兴发挥过去在白区闯荡的才能,多次从白区购买枪弹、医药运回苏区,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很可惜,1935年8月,习正兴被极“左”路线追随者杀害,令习仲勋心痛不已。   习中志是习仲勋的族兄,他粗通文墨,人情练达,为人正直。后为躲避兵匪之患到达陕西三原。由于他疏财仗义,扶危济困,在三原的河南籍人士中威信很高,也得到当地一位桂姓绅士的支持。桂姓绅士主动出资,由习中志主持,在三原县城盖了一座“河南会馆”。三原“河南会馆”一度成了陕北红军军需物资的中转站。   1945年初,习仲勋的姑表弟赵天省从家乡邓县到延安投身革命。当时正在中学读书的赵天省,之所以选择去延安,目的就是为了投奔表兄习仲勋。遗憾的是,当时延安对凡是从白区来的人员一概严格审查,赵天省一度被关押审查。   赵天省为不给习仲勋添麻烦,始终没有讲明和习仲勋的关系。不久,因他身体孱弱,病死在囚室中。直到1988年,赵天省的堂侄赵清理在北京见到习仲勋,谈到赵天省的往事,习仲勋深感惋惜地说,天省老表到延安怎么不说是找我的,如果说了也不至于如此。说罢,他唏嘘不已。   习仲勋与族叔交往数十载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历任西北局主要负责人和中央机关的多个重要职务,和祖居地邓州乡亲更有机会接触了。习仲勋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也尽可能对乡亲们,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关照。   邓县解放后,习宗斌因担任过国民党部队营长及民团副团长,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斗争对象。   1949年底,习宗斌辗转西安,找到时任中共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政委的习仲勋,介绍自己的情况说:“我是习子中,想到您这里工作。”习仲勋说:“你就是习子中?我曾经给你去了三封信,想邀你来共事,你音信全无,现在才来找我,你留下地址,我看看情况再说。”   不久,习仲勋在详细了解习宗斌的情况后,将习宗斌安排在西北局招待所工作。后根据工作需要,习宗斌调入西安文史馆工作,任文史馆馆员。习中铭和习中堂也都是习仲勋的族兄弟,习仲勋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介绍给有关部门,安排适当的工作。   习仲勋和族叔习强斋的交往更是持续数十载。1953年9月,祖籍邓州,早年到延安投奔革命,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供管科科长的习强斋,从《人民日报》上看见一则“习仲勋同志任政务院秘书长”的消息,十分高兴,当即给习仲勋去了一封信。习仲勋立即回信,邀他到家叙谈。叔侄这次见面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自此,两家常来常往。   习强斋后转业到河北省三河县(今三河市)工作。三河县距北京较近,他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常去习仲勋家做客。习仲勋的儿子和习强斋的孙子也均以兄弟相称,彼此十分融洽。   1962年秋,由于康生等人陷害,给习仲勋戴上利用小说《刘志丹》反党的帽子,习仲勋蒙冤在家。习强斋唯恐习仲勋忍受不了精神上的打击,常挤时间到习仲勋家,和习仲勋一起谈心,为习仲勋消愁解闷。   1967年1月,习仲勋被红卫兵从洛阳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