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学案31
学案31 如何读懂古诗
学案目标 掌握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技巧。
古诗鉴赏,其基础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读懂诗歌是关键;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学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设题已开始倾向于此。
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知道该诗诗句意思,把握写作内容,以及知道作品是按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写的。为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积累。
一、了解诗歌常见意象的寓意
1.知识梳理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与物,长期以来,有些被诗人写进诗中的事物具有了特定的寓意。如“杨柳”暗喻离别,“梧桐”意味着凄凉悲伤,“采薇”借代隐士等。这些具有特定寓意的意象在平时学习中要记住,这对读懂考场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清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了解古典诗歌常见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内容
1.知识梳理
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常见的有思乡怀人诗、伤春悲秋诗、忧国伤时诗、怀古伤今诗、托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等。平时要熟悉各种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考试时才能派上用场。如咏史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等感情;边塞诗或写边塞风情,或述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舜帝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1.知识梳理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行文结构四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是识记理解的重点,在平时学习中可以把它们与诗歌题材结合起来。懂得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读懂、鉴赏诗歌的必备条件。如2010年山东卷考的是一首咏物诗,知道其表现手法后,就不难看出诗的思想感情了。又如2008年山东卷第14题第2问,只有在把握住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后,才能把握诗人细腻的情感变化。
这里,特别说说懂得诗歌的篇章结构技巧对读懂诗歌的重要作用。如近体诗讲究起承转合,第三联(句)为“转”,转换写作内容及手法,这对把握诗的层次很重要。又如诗歌通常卒章显志,在篇末交代主旨和情感。再如词分上下片,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些特点对读懂诗歌帮助特别大。
2.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 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