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密★启用前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年左右的湖南安乡划城岗文化遗址,包含大溪、屈家岭、龙山等文化阶段。属于大溪文

化的早一、早二期,出土石制生产工具7件;属于屈家岭文化的中一、中二期,出土石制生产工具11件;

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出土石制生产工具多达42件。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B.食物生产种类逐渐增多

C.手工业成为独立部门D.注意对外交流耕作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

知,在湖南安乡划城岗地区的文化遗址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土的生产工具逐渐增多,说明该地区的生

产力水平在不断提升,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该地区生产工具的情况,和食物生产种类没有关系,排除B

项;仅根据出土的生产工具的数量无法说明手工业成为独立部门以及注意对外交流耕作技术的结论,排除C、

D项。故选A项。

2.战国时期,韩非所著《解老》《喻老》是注解与阐释《老子》一书的重要作品。据《史记》记载,韩非“喜

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这可说明战国时期()

A.道家思想成社会主流B.思想领域学术交融发展

C.社会转型需要理论创新D.士人活跃助推文化繁荣

【答案】B

【解析】

第1页/共13页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结

合所学内容可知,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但他的著作却去注解与阐释道家的经典《老子》,体现了法家

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交融,说明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学术交融与发展,B项正确;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不符合诸

侯兼并的需要,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思想交融,而不是理论创新,排除C

项;仅根据韩非子的著作无法说明士人活跃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3.汉代缉捕罪犯时,通常要依据户籍来发布缉捕文书,即汉简上所谓的“逮书”。如甘肃酒泉境内的居延

汉简显示:“遝戍卒觻得安成里王福,字子文。敬以遝书捕得福,盗械。”据此可以推知,汉代户籍管理制

度()

A.严惩包庇罪犯行为B.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

C.承担多种行政职能D.有利于西北边疆开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

材料“汉代缉捕罪犯时,通常要依据户籍来发布缉捕文书,即汉简上所谓的‘逮书’”可知,户籍成为官

方追捕罪犯的关键依据,说明汉代户籍管理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对“包庇行为”

的惩罚措施,仅强调通过户籍追踪罪犯,排除A项;户籍制度虽在汉代兼具赋税、徭役等功能,但材料仅

体现其“缉捕罪犯”的单一作用,无法推出“多种职能”,排除C项;居延汉简出土于甘肃酒泉(西北边

疆),但材料主旨是户籍用于治安而非边疆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4.据统计,在《唐律疏议》中,表达“原理”“道理”“理据”含义的“理”字,共出现144次,广泛分

布于“户婚”“断狱”“杂律”等律目中。《唐律疏议》中众多条文涉及“理”,以及大量制度和条文借助

“理”进行诠释。这说明()

A.理学思想深刻影响唐律B.律令儒家化的深入发展

C.中华法系具有法理精神D.唐律是现代法学的渊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

料“《唐律疏议》中,表达‘原理’‘道理’‘理据’含义的‘理’字,共出现144次,广泛分布于‘户婚’

‘断狱’‘杂律’等律目中。《唐律疏议》中众多条文涉及‘理’,以及大量制度和条文借助‘理’进行诠

释”,可知在《唐律疏议》这部法典中,“理”贯穿于各个律目,且用于解释条文和制度,体现了中华法系

在法律制定和解释过程中注重法理依据,具有法理精神,C项正确;理学产生于宋朝,唐朝时理学尚未出现,

第2页/共13页

不可能深刻影响唐律,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理”在唐律中的广泛应用,体现的是法理精神,没

有突出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与律令儒家化深入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