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硝烟:聚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书.docVIP

纸上硝烟:聚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纸上硝烟:聚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书.doc

纸上硝烟:聚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书   抗战书是大热门。   今年上海书展恰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出版的相关图书如雨后春笋,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出的“百种经典抗战图书”就有100种之多。翻开这些书籍,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立即浮现眼前,战士的鲜血,苦与泪,死亡与仇恨,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只是,同类书这么多,还是得有新的视角。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经典丛书”,包括《辛德勒名单》、《铁皮鼓》等十部小说,是从文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那个大变局的时代。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从外国记者的视角来看中国抗战,这种相对客观的立场,可以呈现更真实的抗战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则是从宣传画的角度来看抗战。这本书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抗日战争时期宣传画约450幅,包括宣传品、年画、漫画、连环画等,内容大致包括揭露日军侵华暴行,表现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敌,表现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宣传反战思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抗击德意法西斯等。我们看到,当时画抗战宣传画的彦涵、石鲁、古元、胡一川、罗工柳等人,都曾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鲁艺木刻工作团”工作过,他们的作品粗犷有力,散发出泥土的气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同时,他们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古元的作品,就对徐冰的当代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见他们的艺术,绝没有局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从一本少女的日记开始   “阿卡和妈妈死了。只剩我活着,很虚弱。”   “阿卡和妈妈因身体衰竭而死。生活很困难。我很虚弱。热尼亚!能去你那儿吗?”   再次回忆起妈妈让我心如刀绞。我总是觉得她不过是因为工作短暂离开几天,马上就会回来的。好饿呀!难道他们不打算增加面包配额了吗?我真的受够了,再也不想这样半饥半饱地勉强度日了!至于工作,我现在还那么虚弱,根本无法承担任何工作。我必须去找热尼亚,找到她我就得救了。   ――莲娜?穆希娜《莲娜日记》   视角再小一点,从一本少女的日记开始,现代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这本《莲娜日记》是与《安妮日记》齐名的战争反思录。 《何有此生》   17岁的少女,零下40℃的死城,872天的饥饿,20928小时的绝望,像鼹鼠一样活着。   读她的日记,那些没有经过修饰的真诚文字,轻易就打动了你。这是苏联列宁格勒围城战(1941―1944)期间发生的故事。列宁格勒保卫战可以说是近代史上最惨烈、最血腥的包围战之一,甚至被一些历史学家形容为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行动:1941年8月,列宁格勒市被北面的芬兰军队和南面的德国军队包围,包括铁路线在内的所有对外的连结都被切断了。872天的围城战造成了80多万平民死亡,由饥荒造成的死亡率便占了97%。   莲娜?穆希娜是个陌生的名字,那年,穆希娜只是一个17岁的俄罗斯少女。1941年5月22日,她写下了第一篇日记。当时还见不到任何灾祸迫近的征兆,莲娜心中挂记的还是男同学沃瓦。那是女孩们的秘密心事。而随着围城的生活越来越糟,在严重缺乏粮食的情况下,人们甚至开始吃起猫、狗,莲娜在日记中写:“感谢猫咪的牺牲,它养活我们十天。整整十天,我们一家三口就依赖一只猫生存下来。”   她想要“买一公斤黑面包和蜜糖饼,大方地淋上奶油……”像孩子一样,她什么都想要,却什么也无法得到。围城生活将人的道德击垮而变得残酷、自私,若不与亲人分享食物,可以吃得更饱。对莲娜来说,记述自己如何期待阿卡(同住的老妇)的死亡是日记中最让她后来感到羞耻的部分:   “如果阿卡死了,她自己、我和妈妈都会比较好过”,莲娜写道,同时大吃一惊:“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那一年,这个还未成年的女孩跨步迈入可怕、残酷的生活。日记是她“仅有的、能为我出主意的朋友”。   而我们在这个挣扎于死亡线上的女孩的日记中,看见了战胜这个惨绝人寰的时代的她,和她坚韧的灵魂。这些平凡而真实的历史记录,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令人不忍释卷。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是只有莲娜?穆希娜一个人写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宗方小太郎日记》与《宗方小太郎致日本海军军令部秘密报告》系清末民国前期长期活动在中国的一名负有间谍使命的日本人宗方小太郎的日记与报告的译稿,原稿现存于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日谍“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效力于日本海军部,坚持记日记三四十年,秘密发回海军部报告数十篇,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数十年活动情况,其中所记述的中国社会情况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包括他对中国情况的分析与判断,对朝廷与地方政治情况的分析以及探察到的近代中国国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图谋与行动由来已久的又一份佐证。 中岛幼八在养父母墓前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