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长到七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终于长到七岁.doc

终于长到七岁   对面的人家丢了半个馒头,在那个年代算做一件事了。   那时我家是平房,有院,两家对门住着,走一个大门,门里是厨房,开我家的屋门能见对屋的床。厨房里有灶,有放碗的地方,有缸装着做饭的水。吃饭时都要端到里屋去,妈妈说,小孩儿不准看人家吃饭,没礼貌,丢人的,我就不看人家吃饭。   四岁那年开始记事,也开始懂一点事了。   那时的我记住的就是饿,白天,晚上,无时无刻。   好像是一个下午,对门那家水缸盖上的半个馒头不见了,那家在找,那时半个馒头用处很大,能让孩子不哭不闹,能说明他家日子还好,吃到细粮了,能伴一碗粥顶一顿中午饭,孩子能用半个馒头换一个玻璃球或四张“啪叽”(一种自制的玩具),老人或将它晾干再碾成末放点白糖冲水喝……   就是那个年代。   那半个馒头没了,那个下午人说只有我在厨房。开始是孩子们暗地里指我,后来大人们悄悄议论。在房后,妈妈把我找到,拽着脖领,像拎个小鸡儿,按到床上关上门,一顿暴打,我“哇哇”地,说不是我偷的,我没吃。   大人们在门口大声说,孩子不懂事,别打了;小声说,不是他还有谁,有人看见了。   妈妈打得更凶,打累了,她自己哭了,无声但眼泪很多,很多,我从没见妈妈那么悲伤过。   我的哭声撕心裂肺的,那是真疼。好多天不敢坐板凳,屁股疼,晚上睡觉得趴着,盖被也疼,妈妈就用手给我支着,我睡着她不睡,早晨醒来,被子都是湿的。   我说,不是我偷的,声音很小,我对自己没把握。   那天,妈妈蒸了一大锅馒头,先拣出一小盆给对门送去,低三下四地,可人家不要,说还是个孩子,吃就吃了吧,不用还。   一桩疑案,就这样变成了事实。   那盆馒头就放在了对门的水缸盖上,谁都没动,直到风干,直到变霉,直到过年时,两家相互拜年,那盆馒头不知哪去了。   从此,我有了个不好的名声。同哥哥打架,打到最激烈处,他气急了,说:“你好?我没偷人家的馒头吃。”   一下子捏到我的大筋上,我再没了脾气,但他说时,是不能让妈妈听见,妈妈听见,哥哥要挨打的。   跟小朋友也是,一打起架来,人家就骂我是小偷儿,我就像耗子一样,溜回家,躲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呆呆地难过,还是不能让妈妈看见。   四岁的我记得心难受,我知道那就是心难受。馒头是不是我偷的,我真的不记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说不清楚,我还不咋会说。   跟哥哥没事,我离不了他,不再跟别人家的孩子玩儿了,怕他们骂我是小偷儿,我不想听到,四岁开始长脸了。   打那以后,只要哥哥上学,我就一个人玩儿,走在街上总靠边儿,见人就低头,后来就总低头走路,见着陌生的孩子也害怕,怕他们也知道那半个馒头的事,我变成了另一个孩子。   就这样,五岁、六岁、七岁,我该上学了。那天,我疯了一样,就是不上妈妈说的那个小学,不去,就是不去,打死我也不去。   妈妈说:“这孩子怎么了?咱大院的孩子都在那个小学,上学放学都有伴儿 ,离家也近。”   那天早晨,妈妈像抓猪似的拽我,我抓着门框,滚到地上,哭得昏天黑地。   也许大人们都忘记了,包括妈妈;孩子们也忘记了,包括哥哥,可我没忘,永远不会忘,有熟人的地方,我就是不去。后来去了一所老远的小学,离家老远。   院里的小伙伴问我,为啥?我不说。   同学都是第一次的同学,不知道半个馒头的事,于是我又成为了好孩子,我有了朋友,有了畅快的哈哈大笑,也开始想长大之后的事,理想不只一个。   七岁的我迷上了滑冰。   哈尔滨的孩子都滑冰,一入冬,学校中所有的操场都改成了冰场,改得很简单,将雪堆起来,围成一个大圈,往里灌水就是了。冰场冻好了,就像我们饭堂中的餐桌,我们就是那群苍蝇,一层层地落在那“餐桌”上。一年级的我们没有冰刀,就将家里的小爬犁弄到冰场上,把爬犁底安上两道铁丝,弄两根棍子安上铁钉做杖,支得屁股下的小爬犁跑得飞快。也有抽“冰猴”的,将冰猴上点些红钢笔水或贴上花纸,转起来煞是好看。   我有冰刀,是哥哥玩剩下的,只是刀上没有冰鞋,是块木板,板上有耳,拴着绳子,上冰时将冰刀捆在脚上,只是不能滑得太久,死死地捆在脚上,过一阵就会不过血,两脚冻得木木的。那也坚持,有多少小孩儿羡慕我呢。绑松了不行,会滑不起来,脚一蹬,冰刀和脚就脱离了。   冻得实在挺不住了,就将冰刀解下来,拎在手上,见学校速滑队的大同学,他们穿着有鞋的冰刀,在冰场上燕子一般。   我呆呆的,有人碰我,是坤坤,他是我朋友。   “我滑一会儿行吗?”   “不行,你不会滑,崴拉崴拉的,冰刀钉又会折的。”他将我的冰刀弄坏一回,修起来老费劲了。   “我给你玩儿我的弹弓。”   坤坤有一个全班最好的弹弓,是用医院那种听诊器的胶管做的,玩起来又有力量又准。他妈在道外的医院。   “那好吧,但你必须推椅子。”   “行。”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